第一文秘网    > 买卖合同

纪录片对历史的镜鉴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21 08:42:37   浏览次数:

中国有太久的历史,更有源远流长的书撰史典。上世纪20年代纪录片的出现,我们的后人看到的是活的历史。仅就纪录片的这种记录功能,时至21世纪的今天已经不仅仅是这些了,纪录片它已更加成熟,并赋予了更多高雅气质和优秀品格。

一、纪录片的个性品格

作为电视工作者可能没有人不知道纪录片是什么,学术上的定义就各有各的说法。纪录片最初起源的法语documentair字面含义为“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权威的国际定义为“以各种记录方法在胶卷上录下经过诠释后现实的各个层面”;还有学者说“纪录片是对真实素材作有创意的处理”;也有人称“纪录片、纪录影片,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等等。纪录片起源于西方,尽管有不同角度的解释,但都包含了一个基本含义:“对现实的影像记录”。影像记录——这一科技发展成果,让它的文化传播优势无与伦比。它的身上汇聚了太多优秀品格和高雅气质。

纪录片,它有高尚的社会责任感。它所关注的是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大自然的变迁和万物繁衍。它并能纪录人类心灵轨迹和现实境遇,因此,它更庄重,令人敬佩,这是纪录片的品格。

纪录片,它与低俗丑恶俗媚无缘,质朴纯真,忠实执着,又不失美学意义的丽质。它勇于揭露阴暗,抑恶扬善并参与其中,尽显它的气质个性。

纪录片,它有记录历史的非凡能力。镜头留下的音像是文字、绘画、雕刻、音乐无法承载的。它更直观,更忠实。它在极短时间内可以提供各种物体和事件的巨大信息,除此之外的任何媒介都无法与其媲美。它有能力让疑古者无疑,让薄古者无语。这是它独有的迷人天赋,这也是纪录片的非凡力量。

纪录片,它不缺审美价值,表意写实、个性手法、即兴采访、长镜头等独特表现力和深入其中的审美体验让它独树一帜。还有就是它的驾驭者——拍纪录片人。他们志向高远,忍辱负重,清心寡欲。他们服从的就是责任、良心、奉献。他们需要与镜头对象在任何想像不到的环境里共生存,他们需要日复一日的坚守和忍耐,并乐此不疲。同时它要求拍纪录片的人思想厚重,有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敏锐洞察。不爱生活者无法拍摄纪录片。

二、纪录片,让智者为之痴狂

纪录片的魅力自然也就征服了理解他的人。

2007年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大奖的杨紫烨女士就有了这样的经历。

在美国曾被誉为“剪辑皇后”的华人杨紫烨,剪辑了多部成功电影。王颖的《喜福会》、陈冲的《天浴》以及《纽约深秋》都出自她手。这位有思想的电影人有一个志愿始终无法释怀,这就是她认为制作故事片的理念和方式总有缺憾感。“故事片是编出来的,而真的故事不用编”。她回顾这些年作的片子,“很漂亮,可又有什么意义呢?一个纯娱乐的东西”。她认为,纪录片更真实更现实也更有意义,“纪录片给我的震撼更大,我也可以做得更好”。她最终主攻纪录片,于是有了《颖洲的孩子》纪录片终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导演奖的故事。

纪录片的魅力在哪呢?

观看纪录片有一个特殊心理现象,我们来不妨作一个虚构故事与真实故事的心理影响比较。当年有一部电影《白鹿原》。在这部故事影片拍摄过程中,纪录片导演田波跟拍了一部纪录片。全面记录了电影导演王安全如何驾驭演员,演员如何征服自己,导演如何与自然气候抗争及心路历程,当你把故事片与纪录片分别看完过后多日,回忆电影场景时就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在同一场景里的现实人物即导演及演员的拍片情境:在苍茫原野上有一块麦田,导演等待西北风,要拍风吹麦浪时的焦急场面及抢时间拍傍晚戏、从西北到东北大转场等等真实现场,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想起故事片场景,首先想到的就是现场拍戏的场面,故事片情节往往却淡忘了。纪录片纪录了历史故事场景里的现实人(导演、演员)的生活情感,比故事片的人物情感、冲突、悬念更浸人心魄。心理学这样解释:真实的说服力大于虚构。这或许就是纪录片真实的魅力所在。

一位西方学者在《文字学科中的影像人类学》中抱怨,“人类学对影像记录使用的疏忽是一种罪过,传统人类学对摄影机这类新科技产品的运用采取的是过于保守的态度,使得影像的功能未能在人类学这门以文字建立的学科中充分发挥作用”。遗憾的是当年这种境遇在今天的现实中重现了。

三、中国纪录片的昨天和今天

应该说,中国纪录片上世纪九十年代曾经有过辉煌。《望长城》《流浪北京》等一批纪录片的出现让人耳目一新。这种纪实的手法和视角在当时的荧屏上带给人全新的感受,畅快淋漓。那个时间,各家电视台几乎都有纪录片节目,它也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样式之一。它以人文关怀和平民视角、完整的生活流程记录,以及原汁原味的原生态冲击着僵化的宣教模式。与当时受众的价值取向洽好融合。

21世纪的今天,纪录片辉煌不再,生存艰难。是什么让它边缘化了?这要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说起。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所谓的信息化时代,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及国民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在我国电视还处于娱乐功能和宣教功能的背景下,人们似乎更愿意接受快餐式的泛娱乐化的电视。90年代后期,大众文化膨胀将纪录片这种精英文化排挤到了边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从未在市场练就身骨的纪录片又面临着产业化的冲击。市场化,粗暴地将纪录片栏目推向低收视便出局的境地。90年代后期,纪录片由巅峰走向低谷。纪录片,这位高雅的影像公主,随不了俗就只有去死,甚至还没有给它一个自省的机会。

四、纪录片背负的历史重托

纪录片它承载了太重的历史责任,具体说,它承载着建构传播社会主体文化价值理念和文化表现形态的历史责任。多元文化无可厚非,主流文化精华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存在的理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强大的精神支柱。人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人的精神需求和综合素质。应该说,喜欢纪录片的人,有其价值取向和文化修养为基础,他们追求文化品位和思想给养。曾经的全民喜欢纪录片是一个难得的现象和机遇,只是我们没有很好把握,没有执着引领。泛娱乐、时尚猎奇,的确会让人眼花缭乱,但它只是快餐,支撑人类精神传递的永远不会是这些转眼即逝的东西。大众媒体应该自信,全民精英文化的引领,需要时间、耐心和培养,这是当今大众媒体的社会责任。创造一种文化氛围是电视的特长,电视人有智慧浸润渗透主流价值。中国人本崇尚经典,泛娱乐文化,如过眼烟云,不是永恒。真正慰藉心灵启人心智的还是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和传统主流文化,而它的担当者仍是真正具有纪录片优秀品格的那类经典文化品类。

纪录片本具有多种功能,即使是文化传递功能,也需要智慧应用,也就是说,需要纪录片的文化产品重新定位,促进纪录片创作形态上的创新。随俗没有出路,创新才是电视个性。近来美誉度较高的《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能受到中外观众的认可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它的关注角度、结构方式、叙述方式的创新,印证了纪录片的创新空间,纪录片创作的确应该自省。纪实类的电视纪录片,是当今以视听形态传媒时代传之后人的文化遗产。今天的电视媒体不可迷失,中国电视机构有能力为纪录片提供支持。纪录片需要扶一把送一程才能稳步独行。

在媒体产业化背景下,纪录片商业化需要提供滋养土壤。中国是个13亿人口的大国,高度的民族认同感和全球最大的单一文化种族国家(90%汉族),至少少了文化结构差异的障碍,更易于传播,国内市场空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与其相比,发掘国内市场,作战略思考,构建完善国内纪录片市场体系实际是一个很好的练兵场。

中国是一个令人充满想象的地方,中国有纪录片肥沃的土壤,孕育着纪录片的精华。中国纪录片将成为中国的一件文化瑰宝,留给未来的中国和世界,中国的纪录片将会成为一张中国名片,让世界刮目相看。

(作者单位:鞍山广播电视台)

推荐访问:纪录片 历史 镜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