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工作总结

论突发事件采访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26 08:40:13   浏览次数:

【摘要】在突发事件的采访报道中,人文关怀就是要在报道中维护人的尊严与权利、保障人身自由,体现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就是关心和爱护他人。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宏观上媒体要把握住自己的角色定位,认识到受众对媒体的角色期待,微观上则要在报道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在青海玉树地震的报道中,国内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公开透明、客观公正,充分体现了媒体在突发事件的采访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突发事件;采访报道;人文关怀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多数媒体以及新闻工作者在采访报道工作中,认真贯彻和执行党的新闻政策和条例,把好新闻事实关,积极倡导新闻采访报道的人文关怀。

该文章选取典型的突发性事件——青海玉树地震,为论述视角而展开,同时借鉴国内外有关学术研究著作的观点,重点阐述在青海玉树地震中媒体在突发性采访报道中所体现的人文关怀。该文的写作旨在解决当前媒体及其工作人员在突发性采访报道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及以后可能的突发性事件的采访报道具有指导意义。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

(一)现场报道,传递党和政府亲切关怀

媒体是社会活动的瞭望者,又是社会舆论的引导者。在我国,媒体及新闻工作者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代表党和人民的利益,进行客观真实的宣传报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动向。

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众多媒体纷纷向玉树派出记者,从人民的切身利益生命与安全出发进行采访报道,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之声及时传达给全国人民。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在14日8时23分以字幕形式播出了玉树地震的突发消息,下午17时,中央电视台开始在地震灾区开始连线报道。

(二)坚持党性原则,报道服务于国家和人民媒体的新闻报道和信息的传递活动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一个国家会针对事件作出相应的预案,运用行政干预的方式处理突发事件。媒体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客观真实的报道的基础上,树立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理念。

玉树地震发生后,我国各新闻媒体在短短的时间里发布了大量的新闻信息和新闻图片等,让我们能够及时了解灾区的灾情,很好地满足了人们的“新闻欲”。同时,我们也亲眼目睹了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亲临救灾现场指挥抗震救灾,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奋力救援,社会上各界人士纷纷为灾区捐钱捐物,慷慨相助的感人场面,让人动容洒泪。这些都是媒体人性报道的重要方面,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这些融入报道的人文关怀。他们坚持新闻报道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的宗旨,充分发挥媒体的社会功能,这也是媒体永恒的责任。

二、把握理性采访报道与感性人文关怀的平衡

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要做一位理性而又不失人文关怀的社会守望者。尤其在突发事件中,媒体须正确把握理性的采访报道与富有感情的人文关怀之间的平衡。近些年,国家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方面,都有了可喜的变化,新闻报道的战斗力和传播力不断得到增强。这其中,最让人深受感触的是媒体在寻求客观及时报道与彰显人文关怀平衡点上的进步,这是我国媒体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一)认真把好新闻事实“关”

观地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把灾区发生的最新进展报道给全国人民。对于事后社会的广泛质疑,要做客观全面的解释,这是党和政府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尊重。媒体在坚持正确的舆论的引导的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公民的知情权和灾区人民的隐私权及情感之间的关系,有些媒体在灾区新闻采访报道中,为追求震撼的报道效果,所刊发的新闻信息或照片给灾区人民造成精神和心理上的严重伤害,侵犯了灾区人民的隐私权,也给受众造成很大的心理不适,这种报道宣传效果是适得其反的,也是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在采访报道中应该避免的。

(二)媒体的哀悼与关怀

媒体的哀悼与关怀,起着重要的宣传与引导作用,有效地调节社会舆论的温度,使社会舆论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玉树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各族同胞密切关注灾区救援情况,及时表达了对地震灾区的关怀并给予巨大的援助。 报纸和电视媒体纷纷发表评论,称颂党和政府对生命尊严的尊重。中央电视台在第一时间赶往灾区进行实地连线采访报道。青海地方媒体的新闻工作者抢先进行事件的采访报道,玉树地震发生后的一天时间里,《青海日报》共发表了特刊六个版面,青海电视台和青海广播电台也是全天进行现场直播。

(三)对救援性报道“度”的把握

灾难发生后,赶往现场进行采访报道的媒体记者要在第一时间迅速报道新闻,时效性对于每一家新闻媒体来说都是如此,每一家媒体都想尽早采到独家新闻,并在第一时间发布。但是,如何处理报道与救援的关系,成为摆在众家媒体面前的一道难题。地震发生时,一些媒体,尤其一些电视媒体,为了求得画面的渲染和煽情,增强报道效果的感染力,常常会为了采访报道而对救灾行动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媒体记者紧追救援队伍进行采访或对灾区人民进行紧追不舍的采访,这种情况就必然会延误救援时间或容易给灾区人民造成可能的二次伤害。

三、平衡受众情绪,拨正舆论导向

媒体的新闻采访和信息传达活动具有很强的公信力,大众媒体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对它所辐射的受众就有很强的权威性,媒体迅速准确客观地报道信息,密切关注突发事件中人们的生存状态,给予人们以精神上的鼓舞和慰藉,通过新闻舆论的引导,使受众的恐惧情绪得到平衡与稳定,同时也使相关的舆论沿着合理正确的方向发展。透过突发事件的事实报道,折射人性的光辉,让生存下来的人感到人性的温暖、人性的尊严和崇高,从而营造一种平和的社会状态。

(一)深入采访报道,深入人民群众

复旦大学王中教授在谈及我国对于突发事件报道的观念时说道“灾难不是新闻,抗震救灾才是新闻”。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突发事件的新闻采访报道的特点是站在“人”的角度重点描绘人们战胜灾难的精神力量。我们说,在突发事件中,充分考虑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人们对于事件的恐惧心理,充分肯定人们战胜灾难的精神力量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我们媒体的社会职责。因此,在突发事件中,我们的新闻采访报道既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又要深入现场、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关爱受害者。

(二)关爱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

突发事件采访报道中,媒体要做的不仅是直面悲剧,更重要的是要在事件的紧急救援或处理当中发掘人性的光芒,体现对弱势群体的终极关怀。在采访报道中要确立平民化的视角,关爱苍生大众,关爱弱势群体。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要不断地通过报道,给予弱势群体以精神上的抚慰。媒体不只是要充当信息告知者的角色,把灾难性的突发事件简单叙述,或把一些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等抽象数据罗列。玉树地震后,媒体所进行的采访报道,不是用冷冰冰的白描手法来描写震后凄惨的场面,冷漠地对待灾难,而是更多地运用了一些富有人文关怀色彩的语言展开客观报道,像那些冷冰冰的、充满血腥和死亡的报道,只能让读者感到报纸的冷酷和无情。

新闻媒体要全面、准确、积极地做好玉树灾后重建的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媒体有责任也有这个义务去这么做,在这次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中央媒体以及全国各地媒体所作的全景式、深度追踪报道使广大受众了解真实的重建进展情况,广大新闻工作者秉承良知,肩负责任,不辱使命,发挥了重要作用将是弥足珍贵的,让关心玉树灾后重建的人们及时了解灾后重建工作进展,也将会给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青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夏艳艳;从近十年来的突发事件报道看我国媒体人文关怀的嬗变[J];新闻世界;2013年03期

[2]高向军;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浅探[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刘琼秀;人文关怀是做好灾害事件报道的核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11期

推荐访问:突发事件 道中 关怀 人文 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