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工作计划

“现实的人”是科学发展观的立论基础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25 10:06:46   浏览次数: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不但传承了把“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而且把“现实的人”作为其理论基础和立论前提,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通过科学发展,不断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已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现实的人 立论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它的提出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时代气息,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传承了把“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体现了社会发展理念的人本关怀。更重要的是,它以“现实的人”作为其理论基础和立论前提。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出发点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出发点,马克思在批驳德国哲学的理想主义倾向时指出:“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当然,历代思想家和哲学家中提出以人为出发点的也不只有马克思,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就是以人为出发点的,但费尔巴哈谈及的人只停留在抽象的“人”上,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来观察人,他“没有看到真正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上”。马克思伟大之处在于他把人与其社会性、现实性联系起来。在他的视野之中,人首先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从事物质生产的人。可见,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的。

科学发展观把“现实的人”作为理论基点

科学发展观继承与发扬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而且把“现实的人”作为其理论基点,并予以其时代意义。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所关注的“人”也是现实的具体的人:不是生活在古代社会和未来社会的人,而是生活在当代社会的人;不是生活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人,而是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人。一句话,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人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即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前提和立论基础。

首先,科学发展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问题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对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所付出代价的反思中,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理念。二战后,发展几乎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在发展初期,世界各国都把发展视为经济增长,国民生产总值被看成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目标。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沉重教训就是把发展视为经济增长,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是其主要目标和核心理念。这种发展观的本质是以物(商品、货币)为本,人成为了物的附属品和牺牲品,物则成了人的命运主宰、价值尺度和衡量标准,追求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个人物质财富的增加,支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在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凸现了严重的弊端和危机。然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也没有解决好“人”的问题。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过于抽象地谈论“人”,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经济建设,把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我国在改革开放前,曾把“人”的问题看作是资产阶级的专利而加以批判,谈“人”色变。同时又忙于搞政治运动,而忽视作为人的物质文化基础的经济建设,从而抑制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纠正了近代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偏差,它强调的是科学发展,着眼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着力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人的发展问题;它强调经济建设不能为发展而发展,不能为了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和“形象工程”的政绩而发展,而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祈,为了促进人的个性和能力从而推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发展。

其次,调整社会关系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问题的必要外部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谐的社会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缺的社会条件,社会关系决定着人的发展程度。人的全面发展要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中才能实现,即在建设和谐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因此,我们党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在原有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之上,加上了社会建设的内容,并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从本质上讲也就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如果把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这就把人变成了实现经济增长的工具和手段,从而造成了马克思曾经指出过的人的劳动及人自身的异化现象,造成人的畸形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调整不适合人的发展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结构,把对人的关爱放在突出的位置,满足人的需要,解决人的现实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再次,关注弱势群体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问题的重要基础。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以人为本”,这里的“人”在理论层面涵盖了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而在实践中更应该强调和关注弱势群体。只有更加关注弱势群体,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关注弱势群体,改善其生活与生存条件,提升其生存与发展能力,体现出政府和社会對处于不利境遇的社会成员的关心与帮助。因此,要转变发展理念,在全社会提倡公平意识,制定相应的法律手段来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之理想的基础工程。其实,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现实的人”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因素,没有现实的人,社会只能是空洞的抽象。正是由于科学发展观把“现实的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和立论基点,才彰显出其强大的生命力、现实感和社会感召力。

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动力

人的需要是人反映现实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积极行动的内在动因。因而,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就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动力。马克思认为满足人的需要是人行为的动力,“……一个行动纲领,如果不同人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即使他在理论上是基本正确的,那也毫无实际用处。”同时,马克思还认为,人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人的需要是和人的本性联系在一起的。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人的需要。马克思十分赞同费尔巴哈关于“没有需要的存在是多余的存在”的观点,并将其加工扩充为社会实践本质的理论。满足需要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原动力,任何无视人的需要的主张都是不切实际,甚至是虚伪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是科学发展观得以贯彻落实的重要前提和内在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需要是行为的动力。“个人在自己的自我解放中要满足一定的、自己真正体验到的需要。”“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也就什么也不能做……”“每一种革命和革命的结果都是由这些关系决定的,是由需要决定的。”“……一个行动纲领,如果不同人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即使他在理论上是基本正确的,那也毫无实际用处。”

马克思、恩格斯从多方面阐述了需要的动力作用,说明了人的需要的重要性。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正确了解人的行为的动力,研究“现实的人”的需要。然而,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可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生存需要是人的最基本需要,人们为了能在自然和社会中生存下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一些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品,这种需要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人类较低层次的需要。享受需要是人的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形成的一种层次更高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一种旨在提高生活质量、优化生存条件的需要。恩格斯曾说过:“人不仅为生存而斗争,而且为享受,为增加自己的享受而斗争。”享受需要是人的正常而又普遍的一种需要层次。发展需要是人为了自身的完善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为了增强人的自由个性而产生的需要。这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体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收入的增加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人们的生存需要将逐步下降,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将逐步在人的需求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①因此,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不断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是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动力。

总之,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正在于它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选择了“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而“以人为本”的人正是“现实的人”,科学发展观是以“现实的人”作为其理论基础和立论前提的。(作者为广西中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74页。

推荐访问:的人 立论 科学发展观 现实 基础


[“现实的人”是科学发展观的立论基础]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