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实习报告

福建省高职道路交通管理人才需求研究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4-04 08:41:56   浏览次数:

摘要:对福建省道路交通人才结构进行了分析,从福建省高职院校道路交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出发,对高职层次道路交通管理人才的需求进行了预测,对高职院校道路交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福建省;高职;道路交通管理人才:需求预测;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0)03-0008-02

近年来,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福建省道路交通步入良性发展阶段,为福建省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福建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新突破,全省基本形成以港口为枢纽、以铁路为骨干、以公路为网络、以航空为窗口、以内河运输为辅助的综合运输体系。目前,福建省公路已形成“一纵两横”高速公路网主构架,现有五条进出省通道,总里程达1767公里。今后将进一步加快“三纵八横”高速公路网、“八纵九横”省道网等公路通道建设,形成高效的公路运输网络。

福建省道路交通人才总体结构分析

根据《福建省道路水路运输行业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福建省道路交通人才总体的基本情况是:2008年,全省拥有道路货运从业人员数241233人,道路客运从业人员数107326人,汽车维修从业人员数57840人。根据我们对福建省道路交通企业所做的典型调查,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福建省道路交通人才的总体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道路交通人才素质的总体状况较差福建省交通运输从业人员中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有10%左右,研究生及本科学历的比例非常小,高职毕业生比例也不高。如果我们把硕士研究生作为高级交通运输人才,本科和大专生为中级交通运输人才,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作为初级交通运输人才,按国际通用人才结构1:6:14标准衡量,可以看出,福建省中、高级交通运输人才教育培训需进一步加强。在交通运输人才需求结构中,从横向上看:新兴产业的专业性技术交通运输人才持续短缺,尤其是研发岗位的交通运输人才最为短缺:从纵向上看,高层次交通运输人才与技能型低端人才短缺现象十分严重;而需求量较大的一般性专业交通运输人才,基本可以满足社会需求。这种需求结构的失衡,是现有交通运输人才供给结构上出现的问题。

道路交通运输人才供给结构与交通运输人才需求结构不相匹配交通运输人才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应该相互匹配,在横向上,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要与交通运输产业结构相匹配,即为不同产业培养交通运输人才的专业设置比例要适当。由于交通运输人才培养具有周期性,专业设置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交通运输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得专业设置结构与交通运输产业结构偏离较大,总体上处于超前与滞后同时存在。从纵向上看,交通运输人才培养层次决定着交通运输人才供给结构的比例。高端交通运输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龙头,中端交通运输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中间力量,而低端交通运输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三者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高端交通运输人才的作用要通过中、低端交通运输人才传递才能发挥出来。换句话说,分层的功效在于各层面分工的有机联系。根据对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交通运输人才需求情况存在以下特点:初中、高中文化水平的职工需求比较多,学历较高的人才目前需求比较少。但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社会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所以,在交通运输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关注这一点。

福建省高职院校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根据2008年福建省招生宣传手册。福建省高职院校物流管理类专业招生统计见表1。

福建省高职院校物流管理类专业2008年共计招生3059人,这些学生今后所从事的就业岗位面向福建省物流业的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配送、装卸搬运、物流信息等工作。其中,一部分毕业生主要从事交通类运营管理工作,包括航空、水运、铁路、道路、管道等运输岗位,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目前毕业生主要还是从事水运、道路的运营管理工作。

福建省道路交通人才需求预测分析

根据《福建省道路水路运输行业统计年鉴》(2003~2008年)的统计数据,我们分别运用一次直线法、灰色预测法、二次指数平滑法三种方法对2009~2015年道路交通从业人员数量需求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见表2。根据预测,全省道路客运从业人员需求呈明显增长趋势;道路货运从业人员需求呈缓慢增长趋势。考虑到“十一五”期间福建省在建与拟建的铁路有6条(温福铁路、福厦铁路、龙厦铁路、厦深铁路、向莆铁路)。这些铁路的建成会对其平行线路的道路客运量带来很大的冲击,相当一部分道路的客运量会流向铁路。特别是高速铁路,道路客运从业人员的预测需求数量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修正。

随着福建省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的发展以及现代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政府已把物流业纳入十大振兴产业之一,道路货物运输业将会稳定发展,对道路货运从业人员的需求会稳定增长,特别是对道路运输经营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将进一步提高。

高职层次道路交通管理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基本素质要求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交通运输企业在业务扩张的同时,十分重视管理人才梯队建设。一些大型交通运输企业将扭转现有员工年龄偏大、学历水平偏低、专业化程度不高的局面,近年的人才需求将集中在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尽可能打造年轻化、专业化的人才梯队。一些小型交通运输企业员工平均年龄较低,管理类岗位的需求也较少。但对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要求他们是思想素质过硬、专业技能优秀、面对现实勇于实践的复合型人才。

企业对高职层次交通管理人才的普遍要求是能胜任基础岗位工作,在考核是否适应岗位需求时,企业看中的是:人岗匹配程度、人与组织的匹配程度、人与组织发展的匹配程度。因此。要求高职学生掌握专业必备知识,具有交际能力、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的能力、适应不同企业文化的能力、自我学习成长的能力,还要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对高职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是: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能够适应行业工作。了解市场情况。有上进心、责任感。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强,能吃苦,善于与人沟通,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熟悉业务操作流程。对高职层次道路交通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基本素质的要求如下:

知识结构 (1)一般文化知识;(2)专业常识;(3)专业基本理论:(4)交通法律法规;(5)企业管理基础;(6)交通信息统计基础等等。

专业能力结构(1)运输组织与商务管理能力;(2)仓储作业与商品保养能力;(3)配送组织与设备维护能力;(4)站务管理能力;(5)交通信息统计与管理能力;(6)运输市场开发与客户服务能力:(7)运输作业成本分析能力;(8)交通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能力;(9)交通信息技术运用能力;(10)交通安全管理能力。

基本素质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拥护

党的基本路线,具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知识:(2)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国家的环保规定,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3)具有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的思想观点,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的思想作风。具有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具有不断追求知识、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能胜任本专业岗位的工作,能在工作中讲求协作,对在竞争中遭遇挫折具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在艰苦工作中不怕困难、奋力进取、不断激发创造热情;(5)具有热爱劳动的观念。善于与同事及合作伙伴进行情感沟通,了解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本领。有从事艰苦工作的思想准备;(6)体魄健康,符合高等院校体育达标要求。

福建省高职院校道路交通管理人才培养对策

目前,交通运输人才教育培训机构中的专业结构与交通运输产业结构不匹配,致使交通运输人才结构性短缺。一般性交通运输人才已显出供过于求的局面。而一些新兴行业的交通运输人才需求持续“走旺”,这就需要交通运输人才教育培训机构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专业结构调整要根据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群的发展,结合各交通运输人才教育培训机构的特点,使专业设置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教育主管部门要通过制定合理的专业设置发展规划引导交通运输人才教育培训机构进行专业设置调整,改变盲目地“一窝蜂”齐上同一专业的局面,增强对专业设置发展的控制。对社会紧缺的专业型交通运输人才,要采取加大投入、鼓励培养的措施;对高于其产业配置的专业要采取限制发展的措施;对一些开发过剩的专业实行优者生存、劣者淘汰。通过专业改造使其获得“新生”。要加快与新兴产业对接专业的建设,新专业的设置与建设是改善专业结构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加交通运输人才供给的有效方法。要重视因技术结构变化增加的新专业技术岗位对交通运输人才的需求,适时增设新专业。

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上要积极开展产学结合、校企合作。高职院校要多与企业交流沟通,根据不同专业的情况。开拓社会化实践基地,让企业有挑选和评估毕业生的渠道。这有利于缩短毕业生身份转换的适应期。校企合作不应停留在表面,而应落实深化。加强企业与学校的沟通。企业可将岗位及要求反馈给学校。由学校传达给学生,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技能。要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挖掘学生的兴趣和长处,引导毕业生进行自我评价定位。与企业合作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做好身份转换工作,尽快成长为企业需要的人才。

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就业情况适当调整招生规模,分年度开办福建省高职道路交通急需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从事道路交通运输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根据道路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调整人才培养规格,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与训练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按学生就业岗位设计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采取扶持政策措施,支持学校与本行业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特别是要支持学校建设好实习实训基地。要积极支持学校聘请本行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及高层管理人员担任专业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和行业优势,保证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需要。

应进一步扩大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允许高职院校在核定的专业总数和专业大类内自主调整设置专业。对社会急需、毕业生就业前景好的应用型专业。应在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师资队伍等省级项目建设上给予重点支持。

推荐访问:福建省 高职 人才需求 道路交通管理 研究


[福建省高职道路交通管理人才需求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