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组织人事

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热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6-27 19:25:18   浏览次数:

摘 要: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对《热工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等进行了改革探索。

关键词:职业能力 高职 热工基础 改革

《热工基础》是高职热能动力类专业的理论基础课,在专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与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将来岗位工作能力的形成。传统的《热工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教学过程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重理论、轻实践应用的问题表现得十分突出;二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与高职学生的实际不相适应。为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对《热工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与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优化教学内容

通过对高职热能动力类毕业生就业岗位情况调查表明,毕业生主要从事的是热力设备的使用、维护、安装、检修等岗位工作,而从事设计的技术人员很少。由此可以看出,市场需要的是能够满足工矿企业生产一线要求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所以教学目标应突破原有的沿袭学科体系要求的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加强应用性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因此我们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必须、实用、够用为原则,设计教学内容。

1.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精选教学内容,强化工程应用。高职教育应该适应社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强调其实用性和现代性。根据《热工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和学时,以工作岗位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为依据,精选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把其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基本分析计算方法,作为主要讲授内容,并融入大量热力工程实例,使学生能用热工知识分析和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突出热工知识在专业中的应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热工基础》课程的积极性,做到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拓宽学生的工程知识面,增强学生的适应性。

2.转变教学观念,打破学科本位,强调课程的“服务性”。传统的《热工基础》课程的教学存在着严重的学科本位思想,过于强调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与工程实际的联系不够,学生感叹“学的时候很难学,用的时候用不上”。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不能以研究型、理论型人才作为培养的目标。热工理论是热能动力类专业的基础,为胜任岗位工作服务。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以本专业岗位工作必需、够用为度,重点讲授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使学生能清晰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定理的实质,突出能力培养。删减过深和过于严谨的内容,同时精简公式推导,避免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或产生畏难情绪。

3、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改革实践环节。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中适当减少演示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增加了设计性实验,强调实际动手能力训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做到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二、探索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强调教师的教,不研究学生的学;只强调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使得课堂效率的低下,忽视了学生学习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为此,应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1.讨论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做笔记的局面,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思想。如在“传热”教学中,教师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材料和结构,指导学生讨论不同体系对传热的影响。通过讨论、比较让学生掌握传热机理和强化、削弱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启发式教学。《热工基础》课程具有概念多、难点多、公式和线图多、理论性和应用性较强等特点。因此,我们积极推行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结合典型工程应用实例提出问题,有意识有步骤地启发学生思考,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印象深刻,对比较复杂的理论有了实质性的了解,而不再是死记硬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现场教学。根据教学的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学院实习基地或生产现场,通过对实际工艺过程和生产装置的参观和学习,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学到直接的、具体的、系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比如,在“换热器”教学中,带领学生到学院实习基地进行现场教学。通过现场学习,使学生清楚了解换热器的结构、装配过程、工艺特点、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现场教学不仅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课程知识,同时还能学到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4.多媒体教学。《热工基础》课程有很强的工程背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将一些工程实例通过屏幕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加学生感性认识,促进理论联系实际。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将复杂抽象难懂的内容形象地表达出来,将抽象化为形象,增加趣味性,以达到化解教学难点、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之目的。以“蒸汽的流动”、“蒸汽动力循环”、“传热及换热器”等单元为例,这些知识单元的特点是课堂板书量大,抽象概念较多,需要的图形和图片数量多,过去采用传统的粉笔加黑板进行教学既费时又费力,而且教学效果也不理想,而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节省了时间,增大教学信息量,学生感到形象生动,理解轻松,使学习由难变易,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5.开展网络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在教学中利用课程学习网站提供的电子讲义、多媒体课件、实验指导、动画、图片和视频等丰富的课程学习资源和拓展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理解。突出解决课程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使课内学到的知识可以进一步加深和扩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网站中对学科新技术、新动态、新趋势、新特点进行介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程网站中提供了个人频道、问题解答等个性化服务功能,还有论坛交流等互动功能,为师生交流提供了方便,帮助学生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网络教学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给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空间。

6.开辟第二课堂,举办课程专题讲座。组织学生成立兴趣小组,课程组安排指导老师对学生开展的课外学习活动进行专门指导。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每学期组织l~2次课程专题讲座,请行业专家、学者、企业技术人员作专题报告,介绍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和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进一步促进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三、改革考核方式,突出职教特色

高职教育的考核应坚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知识、技能、能力考核并重,以能力和技能考核为主的原则,摒弃那种只考查学生背书能力的考核方式。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考核进行改革:第一,考核形式多样化。从“能力测试”思想出发,结合专业教学实践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开卷考试与实验报告、课外论文等形式相结合的方式;第二,考试内容能力导向。考试内容反映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增加对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考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三,考核成绩评定突出过程评价。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加大过程考核比例,通过作业、实践、课程论文、随堂测验、课堂问答、课外研讨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来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邝守敏.试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34)

[2]谢文静.高职教育考试改革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3,(13)□

推荐访问:本位 教学改革 初探 热工 能力


[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热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