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乡镇农村

物理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09 08:42:31   浏览次数: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展开创新教育,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是当今物理教育的重大课题。而创造力的发展首先依赖于创新思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主要通过培养创新思维这一途径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因此,几年来我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结合初中物理教学的特点,充分发挥物理学科的优势,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主要做法是:

一、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方法,诱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应该充分利用实验提供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机会。但从初中物理教学现状来看,课堂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分开进行,且学生实验多数是重复课堂演示过的实验,缺乏产生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过程。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必须注意调整教材中的实验内容,使之富有清晰的创新思维的基础,同时让学生动手参与,创造良好思维环境。我在课堂教学中,对部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加以改进,采用教师一边讲、学生一边实验的方法,进行实验探索式教学,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讨论—归纳结论”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按照科学的认知方法进行学习。学生在首脑并用过程中,创新思维受到激发。

在进行边讲边实验的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学生和实验的具体情况,主要以下面两种方式:

(1)将边讲边实验安排在新课的开始。这主要作为新课的设疑和导入,起到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思维情境的作用。例如《大气的压强》一节,通过让学生做纸片压在倒扣并盛满水的玻璃杯口上不会掉下来的实验,纸片不会掉下来的奇妙现象,立即将学生的情绪刺激到高潮,然后因势利导,提出如下问题:①纸片为什么不掉下来?②注意观察纸片中部为什么会向上凹陷?这样学生急于弄懂这种简单现象的原因,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学生思维,纸片为什么受水的压力和重力不下落?经过一番讨论,最后总结出来纸片除受水的压力和重力外,一定还受向上的作用力——大气的压力,从而达到创新思维的目的。

(2)将边讲边实验安排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求异解难的能力,特别是实验出现异常时,及时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讨论、探索。例如《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节,学生用一个滑轮组提升两个质量大小不同的重物,测出的机械效率不同,为什么呢?我立即引导学生讨论原因,有的学生经过思考就分析出这是因为把两个不同质量的物体提高相同高度所做的有用功不相同,我进一步引导讨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学生们经过思考提出不同的结论,最后师生一起分析得出了正确的结论。经过实验探索,学生的求异发散思维得到了充分发掘。

二、重视习题教学,训练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进行常见类型选择题、计算题和讨论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的教学之后,注意选一些变形题、扩散题,以训练学生的求异发散、逆向思维能力,习题类型有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式、最优解法式、多问比较式等等,一般采取当堂出题,限时完成。有些习题如按传统格式求解,费时费力,若放开思路,反思求异,联想类比,则可简捷求解。对那些解题速度快,解题方法有超常构思,独特见解,思维敏捷的学生及时鼓励,并请他们向全班学生交流解题思路和经验,以培养他们创新思维的能力。经过这样的反复训练,让学生在反思求异中求独特,在多种变化中求变通,在联想类比中求流畅,在连续思考中求顿悟。

三、注意穿插介绍物理学历史资料,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物理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凝聚着无数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为了让学生追踪当年科学家“发现”的思路,体现科学“发现”的过程,给学生今后创造性解决问题提供有用的思维模型,我依据现行物理教材介绍的几位科学家的著名发现或著名实验为蓝本,参考物理学史文献,简化设计成富有启发性、创造性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介绍。例如在地磁场的教学中,介绍我国宋代学者沈括是怎样发现地磁偏角的。在讲电流的磁场时,介绍讲解奥斯特是怎样在多次实验失败的基础上,发现电与磁之间的联系的。通过物理学史料和科学家事迹的介绍,对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意识起到一定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多种多样的做法,以上所述只是一点教学中的体会,还需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总之,作为教师,应通过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精心设计,灵活运用,不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把学生真正培养成具有开拓创造精神的建设人才。

推荐访问:新思维 物理教学 中创 培养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