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演讲致辞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27 08:44:18   浏览次数:

摘 要: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实例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接受和理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情境,教师可以通过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实践应用

小学生抽象思维水平正处于成长发育时期,在理论知识讲授的教学模式下,很难完全理解高度抽象的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例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展示给学生,运用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真实性和重要性,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全面发展。

一、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生活化情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还能充分体现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来。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还处于成长发育时期,他们对自己熟悉的事物或场景更容易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在生活化学习情境中给予具体的引导,让理论知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可以灵活运用原有的知识体系,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学生通过列表和画图很难建立空间观念。因此,教师在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为了体现生活情境的真实性,可以结合校园的花坛,让学生思考。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同学们,校园中的花都非常美丽,请问你们知道每个花坛都有什么形状吗?”“你们可以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吗?”通过生活問题情境抓住学生思维的聚焦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以此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同时,教师要结合生活情境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怎样比较各个花坛之间的大小?”这一问题推动学生研究思考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对面积的分析、概括和推导能力,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教师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结合桌子等身边物品进行测量和思考,促使学生通过操作、比较来建立空间观念,促进学生推导能力的发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可见,运用生活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问题,但教师创设情境要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情境问题更加贴近学生的发展区,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理论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保证学生沉浸在问题的思考分析中,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围绕实践能力实现情境的回归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教师应当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基础,促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探究中可以充分锻炼和拓展自身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数学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发展。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中体现数学价值,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维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生活问题,并让学生在交流和反思问题的过程中的得到发展,切实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

例如,教学“小数除法”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情境问题,引导学生对生活问题进行探讨,结合学生的认知经验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首先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校要准备开运动会了,小明为了在体育比赛获得更好的成绩,计划在四周的时间跑步22.4千米,请问同学们,小学每周要跑多少千米?”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让学生结合以往的知识列出公式尝试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在解决小明小数除法的实际问题中,对小数除以整数进行探究,将22400米转化为22.4千米来计算,从而得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转化,让学生通过对比—总结—归纳来掌握小数除法知识概念和计算方法,知道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并通过小数的除法转化,体会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价值。

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情境,可以拉近学生和数学知识的距离,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探究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将学习、活动、生活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提高对数学的应用能力,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处理生活化的问题中,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在感受数学实用性价值,同时也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应用意识和学习兴趣,真正让学生在生活问题情境的探究中做到乐学和爱学。

三、发挥生动性与趣味性增强学生直观感受

数学生活化情境教学中,教师要在情境问题中体现出生动性和趣味性,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水平为依据,围绕教学重点内容建立生活化情境,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由主导者转变为合作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为学生建立轻松愉悦的讨论氛围,通过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切实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生活与问题的联系中更易于接受和理解数学知识问题。

例如,教师在教学“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时,为了让学生可以理解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教师可以结合列队的生活情境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因为,只让学生通过对植树情况的观察对比,学生很难选择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每天都要做的列队来促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教师可以先安排三位学生按照要求排成纵队,让三个学生做为三个点,并设置生活问题情境:“体育课程中,同学们站队有几个间隔?队伍长几米?”让学生通过排队情况初步掌握点与间隔数的概念。同时,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要抓住时机,适时对关键节点总结归纳,并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列队时每一位同学都是一个点,而同学之间的距离是间隔,请同学们思考在体育课程中,六个或七个人列成纵队长几米?有几个点?”使学生结合列队的情境问题思考并解决植树问题。

生活化情境的有效运用可以让学生在亲切熟悉的氛围中探究问题,深化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认知,在创设情境化问题时,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体验,自主对问题进行探索解决,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将数学思维更好地融入问题中,还能有效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可以将数学概念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四、结合生活情境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可以结合生活情境化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同时,教师在设计情境问题时,要考虑问题适度性和挑战性,多联系学生的认知经验,既要让生活化情境问题具有疑惑性和可操作性,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乐趣,合理引导学生利用数学课本中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数学课堂中深化对数学概念的认知。

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看到的建筑物都是怎样的形状呀?你知道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吗?今天我们来一起搭建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小房子好吗?”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小木棍,合作搭建出长方体或正方体小房子,并进行观察。这样具体化的生活情境,淡化了学习的痕迹,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可以主动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并通过观察正确理解和掌握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学生实践中,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学习空间,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来确定搭建房子的步骤,并安排学生在搭建完成后,充分比较正方体、长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有效加强对长方体和正方体面、棱、顶点的认识。

在生活化情境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坚持科学性与合理性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发现和寻找数学知识中的生活现象,促使学生可以在实践中结合生活背景,有效解决生活化问题。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升。教师要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体验感受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使学生可以在富有真情和活力的学习氛围中有效积累丰富的数学知识。

五、渗透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发展学生合作探究意识

在小學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带入课堂,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让学生充分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独立思考,积极探究问题的解答方法。为了提高生活情境问题的有效性,教师要在日常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了解,进一步掌握不同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差异性,这样不仅有利于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例如,教学“折线统计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可以充分体会、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统计图,让学生结合心电图、股票走势图等生活经验举例,引导学生探究统计图的特征结构。然后,进一步提问:“我把学校一年的用水量做成了统计数据,学校哪个月用水量最高?请说出原因?”让学生通过观察、推断类比,直观地感受折线图数据的条理性,当学生掌握和理解折线统计图特点后,教师组织学生对学校用水量的统计数据进行探究分析,让学生直观清晰地发现学校因为气温的变化在6月份用水量最大。通过生活情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探究意识,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生活化情境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直接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还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接纳。因此,教师要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互动交流,以发现学生与数学知识密切的联系,确保在创设情境时,可以紧贴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和实际应用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情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对数学知识的深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始终遵循以学生为本的科学教育理念,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经验为依据,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来设计情境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从而实现数学思维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丽娟.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2):169-170.

[2]郑瑶.生活情境教学法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J].亚太教育,2016(31):18-19.

[3]刘玉环.浅谈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学周刊,2015(6):125.

编辑 段丽君

推荐访问:情境 小学数学 教学中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