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应用公文

用心感受数学之美,有效提高课堂的效率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27 08:49:02   浏览次数:

【摘 要】很多人认为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主要展现出它的严密性,很难感受到数学之美,更不知道数学美在哪里。数学蕴含着其他科学难以表达的美,这种数学的美如果运用到课堂中,让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学数学,那么对于高中数学课堂那将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感受 数学之美 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8.187

数学课堂是枯燥无味的,怎样才能让数学之美提高课堂的质量呢?对于高中数学教师而言,把数学的美渗透到课堂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数学的美与课堂有效地结合,教师首先要用审美的眼光去认识数学,同时也要认识提高课堂效率的方式方法,最后把数学的美与课堂两者有效地结合,提高效率。

一、正确的认识数学的美

数学美在哪里?数学为什么美呢?那是因为数学本身就是美学的四大构件之一。这四大构件是,史诗、音乐、造型(绘画、建筑等)和数学。因而数学教育是审美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一)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作用美

随着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信息充斥着整个网络,人们越来越不相信一些通过表面得到的事实,越来越倾向于对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人们在进入“大数据时代”,这就会在许许多多的方面涉及到数、形等,这就少不了运用数学。数学能揭示事物的普遍规律,就有一法多用性和一理多用性,因而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之中,人们研究任何一门自然学科都离不开数学的基本原理。对于高中数学的课堂,向学生渗透数学的作用美时,要向学生阐明 ,每个数学概念都不是人们凭空想象的,而是来自我们周围的客观世界,使学生确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物质世界。也可以让学生又联想到生活中见到的实物,通过实际操作找出最佳的计算方法。

(二)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形式美

数学具有美的、和谐的形式,具有对称、平衡、比例、规则性和秩序性等特征。由于数学是使人产生美感的基础,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都有意无意的应用数学知识。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艺术活动中,随处可见有数学的形式美。我们的房屋建筑、学生用的桌椅、甚至茶杯,都具有优美的几何形状,既美观又实用。在教学中适当的给学生讲讲与数学形式美有关的小知识,不仅能拓宽他们的视野,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数学也是一种美,学习数学更是一种美的享受。

(三)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思维美

高中数学从一开始有许多的公式概念以抽象的形式展现,而这种抽像的形式与初中数学表现的形式截然不同。因此,高中数学就会枯燥乏味。甚至有些学生认为数学枯燥,除了概念就是公式,毫无感情色彩。出现这些情况,作为高中的数学教师就需要探寻好的方法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概念的教学,让学生把概念与生活中好的趣事相结合,让学生领会到数学的思维美所在。在概念中让学生把学习数学当成很有乐趣的一件事,感觉抽象不是数学的缺点,而是其优点。只有抽象,才能把事物搞得更清楚;也只有抽象,才能使所含的内容更为丰富。

二、重新审视和认识课堂教学的过程

想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就必须彻底改变“课上教师机械地讲解,课下学生模仿做题”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课上到课下都必须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教师可以在不完全了解学生的情况下讲解知识为学生导学、助学和促学。

(一)打破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

不巩固不能前进,但不前进也可能巩固。在“前进”与“巩固”这一矛盾统一体中,“前进”是目的,“巩固”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前进”是学习的基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只要前进就应巩固。这样才能保证有较快的进度,省出较多时间。有了时间,就有了主动,就更能因材施教。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机械的理解“循序渐进”,与“打好基础的含义,为了“稳妥”,加大保险系数,奉行“前不清,后不接”,“不煮夹生饭”,“层层夯实”的“毕其功于一段”的教学观。在实际操作中则把内容分成若干知识点,在每个知识点上反复讲,重复练,使教学在同一处,同一水平上重复过多,停留时间较长,势必效益低下,并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认识总是接“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前进的。高效的教学,只能在积极前进的基础上,用循环来完善和加深认识,熟练操作,逐步解决所存在的问题。

(二)探寻灵活的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是按知识的逻辑顺序、先概念、性质、操作步骤,再例子,最后是学生模仿解题。这是一种“理论+例子+练习”的模式,着眼点在知识本身,它与人的认识规律恰好相反。一般是从问题出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出相关的概念和结论,力图让学生在“做”中领悟知识,着眼点是在通过知识,发展学生的智能。当前中学的数学教学中片面理解科学性原则,在名词、术语上孜孜以求,对概念的文字叙述字斟句酌,正、反例子么复讲,要求学生朗读、背诵等不恰当的“形式主义”而提出的。概念应与知识相结合、相适应,不宜单纯在概念上下功夫。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要尽快进入实质问题,就需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理解相关概念。同时数学的符号化也是数学的特点之一,对意义非常明确的公式、法则,没有必要要求学生表达得与教材上的文字叙述一字不差,只要明白公式,法则的意义,能正确运用就该认可。同时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创造性,不能“缘术求鱼”。

(三)师生互助,共同提高

要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培养其能力,必须通过自身的实践。即教学中,使学生从“做”中去体会,去巩固、掌握知识,尽量减少说教式,结论式教学。把学生和教师有机地相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上,主要功夫用在“导学、助学,促学”上。

三、让数学的美与课堂相结合,提高课堂的效率

怎么用最少的时间发挥最高课堂的效益,充分发挥一堂课的作用,让学生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上面也涉及了一些好的方式方法,现在怎么把数学的美加入高中数学课堂之中呢?首先,教师把传统课堂的“满负荷”转变成师生共同参与完成数学过程的教学。在这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让学生把概念与生活中好的趣事相结合,让学生领会到数学思维美的所在。其次,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锻炼学生在“做”中明确概念、学习方法,在“做”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性、实用性,让他们确实感受到数学的作用美。最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备好每一节课,充分利用数学课程的资源,结合生活中的数学美、和谐的形式。例如对称、平衡、比例、规则性和秩序性等特征。也可以运用在日常的生活和艺术活动中,随处可见数学形式的美渗透到教学的过程中。

总而言之,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必须紧跟数学新课程的改革,正确的运用数学美的作用,把数学的美与课堂有效的相结合,把枯燥的数学课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数学的真正魅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

推荐访问:之美 课堂 效率 用心 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