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论文范文

新形势下提升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效能的策略研究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6 08:51:27   浏览次数:

摘 要: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和管理质量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质量管理体系效能的充分发挥。为了响应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号召,国家、省市地方教育主管机关近几年出台了许多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新政策、新举措和新要求。高职院校要切实提高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视野与层次,科学融入教育主管机关职业教育新要求,切实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创新应用各类质量管理工具方法,提升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效能。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新要求;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石庆贺(1973-),男,山东临沂人,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航海类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鲁教科字[2013]9号),主持人:石庆贺。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2-0085-04

我国高职院校由于发展基础的薄弱,长期以来面临教育教学管理质量水平不高的问题,制约着高职院校科学快速的发展。为此,有高职院校積极探寻提升教育教学管理质量水平的先进方法与手段,引入在国外生产制造性企业得以成功应用与验证的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建立了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航海类高职院校则为了履行STCW国际公约和国家海事管理机关的强制要求,建立了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引入了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手段,规范了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院校内部形成了自我发现问题、自我纠正问题、自我完善管理的机制。

近年来,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和“2025中国制造”战略实施的人才需求,教育部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高职教育进入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期。高职院校面临国家和省市地方教育主管机关的新政策、新举措和新要求,必须重新思考既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效能的发挥的新挑战。高职院校应该如何根据形势变化开展持续的质量改进,保证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切实提升教育教学管理质量水平,成为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一、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引入ISO 9000质量管理标准建立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1996年,由于所设置专业的国际化性质和国际船东的要求,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成为我国首家将ISO 9000质量管理标准引入教育领域并通过国际知名质量认证机构——挪威船级社认证的院校。后续的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齐齐哈尔职业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化工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先后引入该标准建立了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也开展了对构建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探索。同时,有更多数量的高职院校出于加强和改善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目的,引入和借鉴了ISO 9000质量管理标准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1997年,为了履行国际海事组织颁布的《经1995年修正的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78/95公约)中“公约缔约国政府的发证机构和教育培训机构必须建立质量体系”的要求,国家海事局借鉴ISO 9000质量管理标准的管理理念,并结合我国船员教育和培训特点,制定并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规则》,要求我国船员教育和培训机构必须依据《规则》建立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并接受主管机关的外部审核。因此,作为获取船员教育和培训行政许可的必备条件之一,我国数十所航海类高职院校均建立并运行了教育管理体系。

实践证明,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对高职院校转变观念和提升教育教学管理质量水平的成效明显。质量管理八项原则是ISO 9000族标准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质量管理实践经验和方法理念的总结,是质量管理的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性规律,是质量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其中的“以顾客为中心”的原则,帮助高职院校转变了教育理念,树立全新的教育服务观、产品观和质量观,强化了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产品质量意识;“管理的系统方法”和“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两个原则,促进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过程方法”和“持续改进”两个原则,使高职院校通过事前的预防、过程的控制检查和事后的及时纠正实现了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持续螺旋上升。建立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业务指导书和岗位工作职责等全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树立了高职院校精细化、法制化的管理机制。同时,质量认证证书、审核合格证书的取得,使高职院校拿到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准入证,实现与国际的接轨。

在肯定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对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取得成效的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对于教育质量管理标准的理念和精髓缺乏深入的研究理解与把握,对于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在学院管理系统中的作用和定位缺乏准确的定位等因素,目前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与效能的发挥等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有的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中各类技术手段的运用趋于僵化,日久出现程式化问题,脱离校本管理,脱离院校战略规划、改革发展、宏观管理和职业教育管理规律与特性,为体系而体系,造成“院校工作为质量管理体系服务”的本末倒置现象,制约了体系效能的发挥;有的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形式大于内容,文件规定过于繁琐细化,可操作性差,而形成“两层皮”,把获取和维持认证或审核证书、提升外在声誉作为追求目标,对质量管理体系实际效能发挥关注不够;有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对数据信息采集、统计后的趋势分析重视不够、疏忽整改落实效果的跟踪认定,致使质量体系效能丧失在“最后一公里”,不能有效利用数据实现闭环管理,做到持续改进;有的高职院校对质量文化的创设和培育不够,仍旧限于内、外审前补材料,广大教职工甚至院校领导中存在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仅仅是质量管理部门职责的误区等等。

二、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面临的新形势与新要求

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从低级经济结构到高级、优化的经济结构,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的转变。要通过调整国民经济各组成部分的地位和相互比例关系,使其更加合理化、高级化,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015年国家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并对经济改革发展的重新定位,对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显著提升,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高等教育并行的高等教育类型,发展路径日渐清晰,发展前景日益广阔。近几年,国家为了支持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内涵建设,投入了大量的建设经费,陆续出台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省/市示范性院校和名校建设、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国家和省市重点专业建设等项目举措[1]。各个项目举措均提出了具体的建设目标要求,制定了专门的项目指标和标准。同时,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开展了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五年一轮的评估,并建立了专门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数据采集平台[2],出台了高职院校基本工作规范,出台了高职院校管理行动计划和高职院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等。国家鼓励高职院校打破思想禁锢,改变压缩型本科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树立改革与创新发展的理念,内部深入开展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信息化建设等教学改革,外部与行业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办学、集团化办学、混合所有制办学等的探讨[3]。

高职院校面临的外部形势日新月异,倒逼高职院校或主动或被动的应对形势的变化,在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行政与学生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响应国家的号召,满足各级教育主管机关的要求,跟上国家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为了保证改革举措的效能,实现与高职院校原有管理模式的有效对接,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和持续改进,更好地服务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项目建设,实现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效能的提升。

三、提升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效能的策略研究

(一)更新理念,准确定位,正确认识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切实提高质量管理的视野与层次

首先,院校领导层要充分认识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是高职院校整个组织管理系统有效运转的润滑剂、催化剂和统领者,是高职院校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有效参与院校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才能找准体系运行改进的方向,实现其管理的科学性与宏观性,才能做到高屋建瓴、运筹帷幄,切实发挥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效能。

其次,高职院校自上而下要正确认识建立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也即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质量,提升社会声誉,对用人单位、家长和社会提供质量保证信任。为了有效达成目标,必须要切实保证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为院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质量提升服务,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让花费巨大人力、财力和时间建立和运行起来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冗余庞大的体系文件系统和程式僵化的程序规定来束缚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有效开展和质量提升,引起教职工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抵触与反感。

再次,高职院校要积极培育富有高职院校特色的质量文化。把质量文化的建设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内容,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质量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促使全员对院校质量文化理念达成共识,树立全员较强的质量意识,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通过质量文化建设增强全员的责任心与执行力,掌握精益管理和科学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手段,推动质量管理从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提升和转化。

(二)与时俱进,持续改进,准确把握职业教育面临的新形势,科学融入职业教育新要求

质量管理标准规定的都是通用性标准和基本要求,只有实现结合组织个体实际的本土化的转变、融入本组织的特性、适应内外部形势的变化才能增强其可操作性,充分实现其效能。按照PDCA循环的思路,也即: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做到“持续改进,追求卓越”,是质量管理的核心理念之一。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正逢其时,进入全面改革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国家和省市地方对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也给予大力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高职院校应该抓住机遇,积极跟进、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各类内涵建设项目的指标要求,通过建设项目的贯彻落实,在办学理念、专业与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实效。作为服务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和管理质量提升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必须跟上国家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节奏,努力实现质量内涵与社会需求和国家政策导向期望的契合,及时将上级的内涵建设项目指标要求,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数据平台采集与使用的要求等纳入质量体系,以此促进建设项目的有效开展和上级建设项目成果在院校的落地生根和向制度化发展。

(三)善始善终,闭环管理,高度重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数據信息的有效应用,切实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实现闭环管理和持续的螺旋上升是质量管理体系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高职院校要重视和加强对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持续产生的信息和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和应用工作。通过对质量目标实现程度、教育教学检查结果、学生考试考核成绩、来自学生/用人单位/员工等内外部满意度测量、内外审与管理评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改进机会等一系列信息数据的收集、统计与分析,准确研判出院校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的质量发展态势和不足,及时采取流程优化再造、资源重新配置、技术方法革新等各类纠正与预防措施,防止不良态势的持续发展和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项目的产生,切实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通过抓住这一环节,达到过程的增值,实现闭环管理和质量的持续改进和螺旋上升。

(四)开展精细化管理,敢于创新突破,做好各种质量管理技术工具的系统应用,促进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多年以来,在实现与院校原有管理系统的有机融合基础之上,还要开展积极创新,在创新中实现突破和提升。

首先,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要实现与精细化管理的有机融合,加强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内涵”建设,按照:明确应该做的“正确的事”、确认“正确”的做事方法、找出改进的对象、对症下药寻找改进的途径、排除浪费、建立实施评价制度、固化与推广成果、建立循环机制的PDCA循环的思路,逐步实现教育教学、行政、学生、后勤服务等各项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更多地关注工作流程的科学性,考虑办学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进行资源的重新配置,努力降低办学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降本增效。

其次,在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要树立“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管理提升理念,敢于创新,将流程再造、QC质量管理小组活动、风险管理等质量管理工具、方法积极应用于质量改进的过程中去。通过流程再造,对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的流程进行梳理、优化甚至再造,删除冗余过程,提升管理效率与效能。通过每年注册开展群众性的QC小组活动,鼓励管理创新,提升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与质量意识。通过风险管理理念的引入,有效弥补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在风险防控方面的不足与薄弱点,增强学院抵御风险的能力,实现人、财、物资源的高效配置,为实现高职院校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证。值得强调的是,意识决定成效,高职院校要做到有效的实施精细化管理和流程再造、QC质量管理小组活动、风险管理等的关键并不是简单的工具运用,而必须树立团队协作意识、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以现场为主的意识、主动的工作意识、跨边界的管理意识和创新意识。相信通过多种管理理念、方法与工具的引入应用,并实现与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机融合、互相促进,必将助力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效能的提升,助力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持续螺旋上升。

高职院校领导层应深刻认识到,“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眼睛是向上看的”,领导重视是关键,上述提升质量管理体系效能的策略能否实现,最终依赖于高职院校领导层的认识程度和决策力度。同时,高职院校应清醒认识到,任何先进管理技术方法的引用,只有实现与实际和单位特性的有机结合,并能够顺应内外部发展形势,保持持续不断的改进,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总之,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引入,在帮助高职院校提升管理质量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高职院校对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认识的不断调整和持續改进与完善,必将发挥更大的效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Z].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Z].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责任编辑 秦红梅

推荐访问:效能 新形势下 质量管理体系 提升 策略


[新形势下提升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效能的策略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