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建设工程合同

城镇化进程中基于地域文化建构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4 08:44:19   浏览次数:

摘要: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政治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当前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带动了我国公共艺术在城市空间领域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公共艺术的核心是社会现实生活与城市群体的生存状态,它源于社会,为社会所用,为城市群体所想,是城市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载体。城市公共艺术要以个性化、艺术化、独特化的视觉语言突出地域文化的深层内涵,让文化、艺术、科技在交流和发展中与人类文化及精神价值取向相融合。

关键词:城镇化;地域文化;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作为当代文化的概念,以向公众展示艺术作品为主要目的,具有公众参与性、文化性、艺术性等特征。当前,我国城市化正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城镇人口的数量将首次超过农村,城市化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经济发展的中心将逐渐向具有更多文化积累的城市转移。新型文化产业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大力推进,城市中旧的空间结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被打破,新的空间秩序正在形成。公共艺术作为城市形象的关键要素,已与城市生活的群体密切相融,其形式也日趋人性化和多样化,既是城市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载体,又具备了满足公共空间需求的综合功能。

一、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关系

(一)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建构的载体

城市形象代表和展现了某一地域的历史脉络和民俗风情,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直观可视的有形实体,如城市建筑、街道、公共设施等,另一方面是无形的“软实力”,以历史文化、社会风貌、居民素养为主,需要结合心理、情感等因素来感知。面对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变更与自身体制改革与经济类型的转轨,传统社会开始向现代社会转型,城市品牌形象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对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公共艺术是城市整体和局部最为典型的美学形象,它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以鲜明生动的艺术形式和途径介入城市空间,展现了城市的思想意识与人文精神,将艺术与城市相联系,具有广泛的影响性和传播性。公共艺术是体现城市文化与社会价值的艺术符号,承载了城市的历史兴衰与文化变迁,通过具有地区特色的生活场景及人们心中留存的文化意向可以唤起居住群体对城市历史、文化及生活的记忆,从而获取对城市的归属感及身份认同感。公共艺术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审美化的属性对城市空间进行改造,改善环境,为城市提供审美体验,以公众参与性促进群体的公共交往与集体价值的构建。

(二)地域文化是城市公共艺术的源泉

公共艺术不仅是单纯的城市空间中的物理性实体,更多的是历史性和文化性的存在,它的生成与发展具有自身的机制和规律,尤其是城市建设中独具特色、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必然集合了文化生态要素与强烈的人文精神,以艺术化的语言象征、传达、蕴含着城市意识形态的内涵或者意图。中央美术学院殷双喜教授在“2014AAG艺术中国雕塑年度论坛”上强调“中国城市扩张进入了反思阶段,现在我们要重新思考城市和公共艺术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就是指城市文化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就是我们未来城市公共艺术究竟需要什么文化养料的问题。地域文化作为“资源”已经受到认同与重视,而艺术是文化的突出体现方式与重要组成内容,尤其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来看,各种文化之间将消除时空障碍获得平等交流、理解和融合,形成以传统地域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化交融的新文化資源观,对公共艺术而言,对这种文化资源含量开掘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其生存与发展。

二、甘肃省城镇化进程中公共艺术的现状

(一)缺少整体意识和系统规划

城市规划的实质是人们对城市公共艺术结构秩序的认识与实现过程,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带动了公共艺术建设的热潮,城市公共艺术的内涵和外延被放大和延伸,许多城市对这一过程及秩序的认识不清,盲目规划与发展。与其他省市横向比较,甘肃省公共艺术的建设缺乏专门的监管机构,缺少雕塑及公共艺术建设的整体规划及指导性意见,政策与制度的滞后将导致城市公共艺术的弥散与孱弱。公共艺术在宏观尺度上缺少整体审视,布置不均衡,如兰州市现有雕塑主要集中于南北滨河路旅游风景沿线,以及政府广场、公园绿地内,而与城市群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商业街、住宅区却相当缺乏。从微观上来说有的公共艺术作品与空间环境不协调,在项目规划和设计初始阶段缺乏对所在空间环境的分析研究,没有考虑公共艺术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单纯以填补艺术品空白为主要目的。另外对一些小型艺术品的安置随意性太大,忽视小尺度布局因素对空间及艺术品的影响力。

(二)公共艺术形式单一、数量不足

公共艺术是指任何公众能容易达到或容易体会到的艺术品或经过艺术处理的具有原创性的物品。其形式和概念非常广泛,除了城市雕塑、景观小品以外,墙壁绘画、行为艺术、声光艺术以及经过艺术化处理的公共设施都属于公共艺术。以兰州市为例,黄河母亲、筏客搏浪、丝绸古道、生命之源等雕塑作品虽然立足于兰州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人文风俗,体现了城市精神文明的发展,但是与其他国内外城市相比,雕塑总量不足,城市中心地区公共开敞空间雕塑太少,居民社区、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甚至没有高水准、能体现艺术及文化价值的雕塑作品。除了数量不足外,市区的公共艺术以雕塑为主,在形态及形式上比较单一,行为艺术、影像艺术以及城市公共公共设施的建设屈指可数。

(三)公共艺术价值取向不明,质量不高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661座城市创作雕塑作品达10万余件,其他类型的公共艺术作品也在成倍快速增长。甘肃省公共艺术在数量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有的作品和广场、绿地、公园、街道等公共场所相融,成为城市群体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当代都市碎片化的主流趋势也促使很多艺术作品价值取向模糊、艺术性不高、独创性不够,地域文化特征缺失,公共艺术沦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开发旅游、拉动经济的一种手段。部分公共广场、公园内的景观雕塑以标志性的艺术形式为主,语言单一、形式雷同度较高。题材表现不够丰富,主要以纪念性和装饰性为主,严肃性、教育性目的明确,缺乏能体现地域特征和风土人情的亲民作品。独创性不够,作品的文化延伸空间不足,诸如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景观雕塑,其兄弟篇和姊妹篇较多。除了公共艺术作品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外,甘肃省所辖城市对公共艺术的宣传与推广缺失,除了黄河母亲这一标志性雕塑外,社会群体对公共艺术品的认知非常有限。

三、基于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新出路

(一)建立行之有效的公共艺术规划

“公共艺术战略将公共艺术放置到规划和开发的过程中去,是好的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有益补充;与新的开发项目相整合;是对新旧住宅区、开放空间、艺术和健康计划、邻里更新的社会性投资”,公共艺术的整体意识和系统规划有助于公共艺术的良性发展。虽然城市公共艺术的规划尚未形成一套体系,但是从雅典宪章到60年代后期的Berkeley“结构——功能”主义的城市规划学派,都已蕴含了城市规划的思想。当前甘肃省所辖市区的规划与构建应当以我国公共艺术的相关政策为依据,明晰公共艺术在国家宏观政策体系中的现状,在规划学、景观学、艺术学等学科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以个体城市空间结构和发展为依托,从政府、职能管理部门、艺术家、社会群体等角度出发,尊重人类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着眼于城市的有机整体,建立自然、社会、经济的协调秩序,避免城市建设中公共艺术杂乱无序的现象。

(二)结合现代技术与新型材料突出地域文化特征

每一种地域文化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必须会形成与地理环境相呼应的心理特征、艺术遗产、美学精神,它对社会群体及公共艺术创作者的心理结构有着共塑作用。甘肃省地处中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燥,日照充足,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清人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讲“男人得江山之秀,北人以冰霜为清”。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精神是公共艺术创作者审美取向及艺术个性植根的丰厚土壤。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民族文化与艺术正在进行不断的交流与碰撞,“世界化”与“地域化”的对立统一,其形态复杂多变,尤其面对科学技术及信息网络的全球化发展趋势,科学与艺术相交融的文化思潮,科学技术为各种艺术的表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影像、试听、装置、舞蹈等艺术形式打破形式的限制,成为公共艺术设计者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的技术手段。甘肃的公共艺术在兼顾材料与科学技术的同时要注重与地域文化的交流融合,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城市简介与公共艺术在文字上的牵扯,也不是对地域文化的生搬硬套,批量复制,而是以个性化、艺术化、独特化的视觉语言突出地域文化的深层内涵,让文化、艺术、科技在交流和发展中与人类文化及精神价值取向相融合。

(三)提高公共艺术的公众参与性

公共领域是讨论艺术的特定场所,具有平等性、开放性和社会参与性。公共艺术是艺术家与城市群体之间沟通的桥梁,传播的媒介,艺术家和设计师通过艺术作品为城市群体提供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带给人们艺术的审美与体验,同时以交往为基础,通过艺术作品获得与社会群体的良性交流与沟通。尤其当前正处于文化消费时代,公共艺术不是某一社会阶层或小部分人的专属权力,而是多数群体介入和参与的主要空间场所,要以反映公众的意志为主旨,不同职业、年龄、身份的社会群体可以依据自己的社会实力发表观点,互相博弈。让社会群体参与公共艺术项目的规划与实施可以培养公民的决策所有权,当城市居住群体对公共艺术的规划项目有异议,相关实施部门的期望目标与公众之间存在分歧时,最大限度的公众参与可以保留政府职能部门的权力,同时控制项目实施者对规划及建设的单方面偏好,在一定程度上以多数群体的价值偏好为基本准则,保证了公共艺术规划与建设成功实施的可能性。

很多国家将城市化作为衡量其现代化发展程度的依据,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产物,具有明确的城市化审美特征,随着甘肃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建设的高速发展,如果将公共艺术纳入整个城市的文化政策中,且能有效推动且顺利实施,则可以为城市环境服务,改变社会群体对艺术的认知,树立城市形象,成为城市对外交流的名片,对推动和提高车工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金俊.理想景观:城市景观空间系统建构与整合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09.

[2]何小青.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构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03.

[3]江哲丰,张淞.当代城市公共艺术价值及其数据研究[M].国家轻工业出版社,2017,7.

[4]董奇.中國当代公共艺术规划实践与理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01.

推荐访问:建构 艺术设计 城镇化 地域 进程


[城镇化进程中基于地域文化建构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