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调查报告

校企联动重构航空企业战略发展导向下人才培养体系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04 01:13:53   浏览次数:

【摘 要】 本文以湖南工贸技师学院和中航工业南方公司校企深度合作为例,通过校企联动,发挥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专长,根据航空企业战略发展方向和航空企业制造业的特点,协同企业重构人才培养体系,本文主要从构建培训管理体系、人才培训模式、师资培训体系、培训课程体系四个方面重点阐述了做法,并在實践过程中取得了实质性成效,显著改善了企业人才结构队伍,企业人才培养卓有成效。这是职业院校反哺企业的一个成功案例。

【关键词】 校企联动;重构;人才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5-00-02

引言:

随着竞争日益加剧,企业如何开发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已成为现今摆在每一个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本课题就是针对企业人才培养瓶颈问题,通过我校和合作企业历时4年研究和实践,共同探究制造类企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多元化问题,以我校办学优势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度注入企业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了制造类企业战略导向下人才培养体系。成果在几十家合作企业单位推广实施,取得了很好成效。为加快培养企业大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高技能人才,为企业科学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1年,公司于1954年研制成功新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此后相继创造了10多个国内第一的辉煌业绩。现已发展了活塞、涡轴、涡桨、涡扇等系列航空发动机和辅助动力产品,是我国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基地。

一、航空企业战略发展导向下人才培养体系重构和实施背景

(一)人才培养体系重构是实现公司跨越式战略发展的需要

根据中航工业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南方公司制定了“航空为本、军民结合、衍生发展、开放合作”的总体思路,明确提出了“五年打基础,十年超百亿,力争成为世界一流的中小航空发动机供应商”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些战略目标和企业愿景,需要企业不断增强技术创新、研发制造能力和运营管理水平,向用户提供先进、安全、成熟的优质产品。要实现这些行动纲领,除了拥有高水平的技术及设备,更需要构建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创新培训管理模式,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人才供求上看,人才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高层次人才仍然稀缺。集团公司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同样需要一支规模宏大的高层次人才作为支撑。

(二)人才培养体系重构是适应航空制造业特点的需要

航空发动机产品是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高端制造业,具有产业发展周期长、内部结构复杂、加工工序繁琐等特点。公司航空制造业的人才不但要求文化素质、专业技术知识、技能操作水平较高,更要具备长期任劳任怨、淡泊名利的职业素养和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因其行业的特殊性,从外部引进、招聘成熟的科研类和技能类人才较难,更多的需要立足于企业自身的培养;其次,人才的培养周期长,伴随着型号的研发周期有时须经历数十年之久,相关的人才培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人才培养体系重构是技艺传承的需要

南方公司悠久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历史,形成了研制、生产两手都抓,两手都硬的经营格局,也培养、造就了一大批行业领军人才,形成了多个专业突出的生产中心,这些人才和资源在行业内都处于领先地位。公司虽然也很重视这些人才和资源,但一直处于松散型的管理方式,没有实现系统化、规范化管理,没有制订形成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没有搭建合适的传授平台,致使这些优势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开发,这些行业领军人才身上所具备的各种隐性和显性知识,没有得到很好地传承。因此,有必要立足航空制造业的特点,重视内部资源的开发,拓宽培训渠道,创新培训管理模式,让知识和技能得到更好的传承,满足企业人才成长的需要,更好地实现人力资源升级。为适应集团公司未来十年跨越式发展和加速战略转型对人才的要求,应对新形势下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

(四)人才培养体系重构是规范管理的需要

南方公司的教育培训机构历经了几次变革,原来的培训体系中有技校和工学院这二个培训实体,可以承担专业培训教学任务,公司有些特有工种及专用工种可以自行组织开班及针对性培训,培训师资可以立足公司实际进行讲授,2008年公司破产改制后,这二家实体移交社会管理,公司培训中心的职责和任务均由培训处统一承担,培训教师也由原来有专职教师,到现在只能由各领域的专业人才来兼任,没有形成稳定的兼职培训教师队伍,不利于培训体系的规范组建。

二、战略发展导向下人才培养体系重构和实施内涵与主要做法

为适应航空企业跨越式发展和加速战略转型对人才的要求,应对新形势下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和人力资源发展目标以及员工自我需求目标,以我校办学优势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度注入企业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了制造类企业战略导向下人才培养体系(图1)。充分发挥我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优势,在完善企业原有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基础上主要创新重构了人才培养模式和师资培养体系及培训课程体系,弥补了企业培养人才模式单一,课程体系构建不完善和师资不足等,主要做法如下:

主要做法如下:

(一)着力构建基于企业战略发展需求的“五大人才建设工程”培养体系

2010年开始,我校围绕企业战略规划和战略发展需求,结合制造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提出着力构建“五大人才建设工程”培养体系,为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服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五大人才建设工程是指“管理队伍能力建设工程、专业带头人梯队工程、技能人才提升工程、紧缺人才充实工程、创新团队推进工程”。

针对企业发展实际需要,提出构建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校企合作为纽带,相互结合的社会化、开放式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职业院校和企业的联系,职业院校紧密结合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岗位要求,对应国家职业标准,确定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内容,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整合校企优质资源,建立人才培训基地。

(二)创新构建多元化、多功能人才培养模式

培训做到“入土入根”,打造出校企合作培训的特色品牌,即“培训要有针对性,培训要体现差异性,培训要有创新性,培训要讲究实效性”。通过依托企业,利用校企专业优势,有效地整合和利用内外部培训资源,构建多元化、多功能人才培养模式。

1.实施分层分类培训

通过实施分层分类培训,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和委托培训等,先后开办了数控和机械加工高技班、热加工专业知识轮训班、磨工专项技能培训班,组织技能竞赛等,满足技能工人的发展需求。

2.建立基层技能培训示范站

在企业内部内建立了一批贴近职工需求、培训灵活机动、管理规范有序的职工技能培训站,进一步健全企业培训体系。利用内部培训资源,开设“技能加油点”“劳模工作站”“职工课堂”“周六大讲堂”,组建“技师协会”,将高技能人才的绝招绝技得到推广。

目前项目合作单位南方公司,组建了8家职工技能培训站,这8家技能培训站分别承担公司内部的热表处理、特种加工、精密加工、航机装配、焊接、精密铸造、机械加工、叶片加工等技术技能培训任务。

3.打造人才培养基地

充分利用校企资源优势,打造人才培养基地。我校是湖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湖南省数控专业教师培训基地,株洲市十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历年来为各企业培养了大量人才,也为学校和企业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让学院的培训教师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同时为我院打造出了特色的培训品牌。

4.通过技术“传帮带”活动推动人才培养

通过技术协会引领,结合技术创新和课题研究,推进技艺传承,通过“传帮带”,学校和各制造企业“技术能手”带出的徒弟成为省市级技术能手情况比比皆是。

5.以赛代训,激发员工岗位成才动力

通过协助企业举办“职工技能运动会”,选拔选手参加湖南省技能大赛、行业技能竞赛、全国大赛、世界大赛选拔赛等各级各类赛事。“以赛促学,以赛代训”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以赛代培,以考代训’引入竞争机制,促使更多员工重视技能、学习技能、掌握技能。

(三)构建稳定、专业的师资培训体系

1.构建“培训成就人才,人才反哺培训”的师资培养模式

通过校企融合创建一流的师资队伍,建立“培训成就人才,人才反哺培训”的师资培养模式(见图2),通过内部培训、外派培训、技能竞赛、出国深造等手段,实现人才梯队建设,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积极引导成熟人才、高端人才通过理论讲授、实操传授、传帮带活动、项目攻关、课题研究、教材开发等方式,来服务于企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加快后备人才的成长速度。打造企业内训师队伍,实现技艺传承和创新。

2.构建“长”“家”“匠”师资队伍

“长”“家”“匠”是企业最宝贵的人力资源,他们经过长期科研和工程实践积淀了大量的隐性知识,需要变成企业人才共享的显性知识,实现知识转化价值最大化。通过制订相应保障措施和制度,对各类专家职责和考核都明确了需承担的培训职责及考核标准,引导各类专家积极投入到培训教研活动中。

3.合理搭建兼职培训教师架构和职位晋升体系

为正确引导本行业的领军人才进入培训教师队伍,在校企内部搭建起兼职培训教师架构和职位晋升体系。学院和企业培训教师队伍按照“分层选拔,择优聘任、统一调配、资源共享”的原则进行组建,建起规范、业务素质高的培训师资队伍。

(四)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培训课程体系

通过分析职业岗位典型工作过程,将工作任务提炼为若干教学项目,构建了“职业素养课程+专业课程+鉴定课程”核心能力课程体系。培训教材开发围绕工作过程,通过集合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技能人才的智慧,将理论知识与工作流程、操作标准和要求、加工中的“技巧”、“窍门”等结合起来,将生产过程中“程序化”知识用“陈述化”方式实现转化,开发成实用性、针对性强的培训教材。目前我校协助南方公司已开发了15个工种的职业标准和试题库,开发了38个通用工种的培训大纲和教材,结合岗位说明书编制了各岗位基本技能培训矩阵200余份,编制岗位标准作业指导书上百份,有效地促进了隐性知识显性化。培训教材体系设计如下:

三、战略发展导向下人才培养体系重构和实施成效

1.人才队伍结构显著改善

通过校企联动重构企业人才培养体系,南方公公司人才梯队已初步搭建,人才断层已基本消除,“三个层面”(集团、发动机公司、公司)、“三类专家”(技术、技能、管理专家)业已成形,考核评价机制逐步建立。公司重点抓住了核心人才建设,使人才队伍状况有了显著变化。目前公司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有10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型号研发团队5个;科学研究人员中拥有硕士学位的占到了33%;拥有集团公司层面管理专家8名,技术专家11人,技能专家8人;发动机公司层面技术专家21人,技能专家45人;公司层面技术专家26人,技能专家51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占到了技术人员总数的44%,高级技能人才占到了技能人数总数的40%。公司成为国家首批“高技能培训基地”,中航工业发动机株洲培训基地、株洲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获评“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先进单位”、“中央企业职业技能竞赛优秀先进单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2.技能培训卓有成效

隨着领军人才队伍不断充实,领军人才素质不断提升。针对新机研制中的关键技术、新技术,如五轴数控加工编程技术、数控加工仿真技术、五轴后置处理技术成功解决了结构复杂高精度零件的加工问题,同时推广了5轴数控加工技术应用。冶金材料学会热表处理、焊接、锻造工艺、金属材料、无损检测、金相分析、特种加工等八个专业带着九个工艺攻关课题,经公司批准结成了传帮带对子9对,针对新机研制中的关键技术、新技术开展了深入研究工作,取得了好的效果。

以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为“纲”建立的员工培训体系能够更好的支持企业战略的实现;而且有效的员工培训体系也能影响战略的制定,有了优秀的人才,企业能从容应对变化多端的市场。

推荐访问:人才培养 联动 企业战略 导向 重构


[校企联动重构航空企业战略发展导向下人才培养体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