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典礼主持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构建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9 08:44:01   浏览次数: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工学交替、双导师教学、双主体育人的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大力发展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今后,我国应从发展现代学徒制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出发,大力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促进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走向完善。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工学结合;技能人才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1-009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1.044 [本刊网址]http://

现代学徒制是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学校理论知识学习与企业实践经验获取相结合、纳入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学徒制形态。现代学徒制起源于联邦德国的职业培训。二战后,奉行将学校本位教育与工作本位培训紧密结合的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就将德国带到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的位置,从而这种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体系受到了西方各国的纷纷效仿。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也曾大力推广过学徒制,当时的学徒制只注重传授经验不重视理论学习。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被指责存在剥削成分以及不适应现代学校教育和用人制度要求,学徒制逐渐消失。从2011年起,我国从国家层面开始构建西方式的现代学徒制。2014年5月,国务院专门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构建现代学徒制从此成为国家制度。

一、我国发展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现代学徒制有利于解决我国严峻的就业问题,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近几年,我国的就业问题非常严峻,大量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但同时东南沿海又出现“用工荒”问题。劳动力就业“结构性失衡”的原因是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才实践能力太差,满足不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现代制造业的很多技能,特别是与高新技术相适应的工作技能只能在工作中学到。大力发展工学交替的现代学徒制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企业获得高素质劳动者,有利于企业的转型升级;政府通过规范企业培训,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正规化管理;青年以高技能融入社会,解决了就业问题,促进了社会稳定。20世纪90年代的芬兰也是靠大力发展现代学徒制,解决了居高不下的失业率问题。

(二)发展现代学徒制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既促进了职业教育体系的现代化,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质量

传统职业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教学与企业需求相脱节,人才培养方式陈旧、落伍。大力发展现代学徒制有助于职业教育体系跟上技术变化的趋势实现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全面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育可以按照企业的技术与岗位需求来培养人才,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节约了企业的人才培养时间。如无锡商业职业学院连锁经营专业的企业冠名班的学生经过在企业长时间的专业实训和顶岗实训后,一毕业就可以直接当店长负责门店管理工作。

二、我国发展现代学徒制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缺乏国家战略层面的制度管理

目前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还处于试点阶段,关于如何推进现代学徒制主要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出现,缺乏法律条文的明确保障。比如学徒制开展过程中学校、企业和政府应当由谁来担当主导责任,在具体的育人过程中,學校与企业的培养主次地位、责任的界定,学徒身份的法律依据,在实践操作中遭遇工伤等职业风险的应对,学徒的劳工权利的保护,由哪些机构来管理和监督现代学徒制的开展,统一规范的教育培训标准的制定……等等。这些都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出台相关的劳动和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从制度上规范现代学徒制的实施。

(二)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协调机制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发展

现代学徒制涉及相关的利益主体较多,涉及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导师、学徒等,其有效开展离不开人力、财力、物力等一系列保障机制的建立健全。我国现在尚未构建起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协调机构来促进学徒制发展过程中各利益相关方的平衡与合作。如现代学徒制采用“学历证”、“职业资格证”双证融通的培养方式,就涉及到教育部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合作。管理的分散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带来一定的困难。

(三)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难以发挥企业的育人主体责任

现代学徒制顺利开展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企业不愿积极参与的原因在于,培养一个具有专业技能的现代学徒的成本不低,而国家的财政投入少,又缺乏针对企业权益的制度保障,企业担心自己花了大力气培养的人才最后留不住,因此不愿意积极投入。据联想集团项目经理黄喆介绍,一个50人的学徒班,三年的培养,企业至少需要投入200万元。如此巨额的投入,中小公司大多无力承担,有实力的大企业也担心投入得不到保障也不愿接收学徒。

三、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立法,为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从世界范围看,现代学徒制发展得比较好的国家都有完备的法律法规对学徒制的发展予以明确保障。如德国的公法和私法、澳大利亚关于学徒制的国家框架和国家标准等。而我国,适用于指导职业教育发展的法律仅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劳动法》,这几部法律对于工学结合只有原则性的建议,缺少操作细则。学生进入企业后合法学徒身份的获得、企业接收学徒时享受的优惠措施等都缺乏制度保障。今后,应从国家战略层面,出台相应的劳动和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为现代学徒制提供法律保障、做好制度护航。在西方国家,学徒合法身份的获得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如在澳大利亚,雇主与学徒之间要签订合同,而这些合同需要在相关州或领地的培训当局正式注册备案。瑞士的学徒要与企业签订合同,并在教育部门或行业工会备案,之后方可接受正规的学徒培训。在美国,做学徒要在相关管理部门注册备案,取得注册的学徒协议会得到法律和相应管理部门的保护与监督。

(二)制定国家统一的学徒制培训教学标准,规范学徒制的学习内容和培训质量

制定国家统一的学徒制培训教学标准是国家保障现代学徒制发展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这一培训标准应由国家教育部牵头,组织行业、企业、学校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制定,从能力要素、知识要素、关键技能等方面对学徒完成培训所应该达到的知识技能水平、教育与培训的内容和方式等作出明确统一的要求,所有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企业和机构都必须按照这个标准来进行。目前,西方国家都制定了统一规范的教育培训标准,以此来保障、检验学徒制的培训质量。如德国的《职业培训条例》和《框架教学计划》、英国的《学徒制框架》、澳大利亚的《培训包》等,都是由国家部委级别的单位颁布的,在全国统一实施的学徒制培训标准。

(三)构建强有力的组织协调机制

现代学徒制的利益相关方较多,包括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学生等几大主体,如何构建让各方利益相对均衡的合作机制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现代学徒制的组织和管理有明确的分工:学徒制的规划和领导由中央一级的部委负责;非部委的独立政府机构负责学徒制项目的开发与总体规划;地方教育管理机构和行业组织负责学徒制的具体管理;企业和职业教育机构负责对学徒制进行理论和技能的培训。今后,为促进学徒制的大力发展,我国也应构建起由国家教育部牵头、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主抓、行业协会积极参与、职业院校和企业主要负责的职能清晰的组织协调机制。

(四)整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系统,拓展学徒制的生源来源

目前,社会上还存在著对职业院校的轻视,职业院校招生难且生源质量不佳是一个客观事实。如果扭转不了这种轻视,学徒制就很难真正招到素质高的生源。要大力发展学徒制,就要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通渠道,承认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的地位。这包括赋予现代学徒制更高的学历层次,可以有技术本科、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同时通过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学分互认机制,为学徒继续接受普通教育搭建通道,使学徒拥有更加灵活、多元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以此来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就读职业院校。英国和美国向专科职业教育的学生授予学位的做法、高职教育和普通教育学分互认的做法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在当前的情况下,学徒制的生源可以更多向城市低收人家庭、广大农村地区的贫寒学子倾斜,他们会更加珍惜通过学习一技之长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此外,教育主管部门还要加强跟基层政权机构的沟通联系,通过社区居委会及农村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推荐年龄、学历适合的社会青年参与到现代学徒制中来,为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

(责任编辑:章樊)

推荐访问:学徒 人才培养 新模式 专业技能 构建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构建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