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经济工作

谈高中物理教育中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渗透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09 08:40:28   浏览次数: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但我们仍要清醒地看到:以“科技以人为本”为口号的当今社会所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淡漠和科学意识淡薄,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把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渗透到我们的课程改革中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

一、 物理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必要性

物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当前的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应试教育相比,特别是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即“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科学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和掌握一些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思维方法,发展科学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逐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养成良好的科学精神气质,正确认识和处理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可见,从培养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的角度来说,必须在物理教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要在物理教学中体现:一是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即求实),二是大胆探索,追求并坚持真理(即求真);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来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逐渐被人们所认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当今的教育教学不能只是让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是要全方位地关注学科对人的个性、品质、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同情心、质疑的习惯、人生观、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物理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知道物质的基本运动规律及物质的基本结构,而且要体现知识性与思想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才能充分体现物理学科教育的本质价值。

二、 物理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可能性

从物理学科教育的内容来看,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和运动规律以及物质的基本结构的科学,其研究的内容极其广泛。同时,物理学所研究的是关于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物质运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这些规律在自然界中普遍发挥着作用。物理学的规律在揭示自然现象中的客观性和逻辑性的统一构成了物理学内在的美——既有对称和谐美,又有哲学思辨的美。物理学不仅是科学大厦的知识基础,更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如观察法和实验的方法、科学推理的方法、等效代替的方法、数学的方法、理想实验法等等是所有科学研究活动所遵循的基本方法。在物理学的发展进程中,物理学家们坚韧不拔、刻苦勤奋、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以及为科学而忘我献身的科学精神和思想,关心社会、热爱生活的品质,阐释了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内涵,体现了科学的人文精髓。

从物理教育的实施上来看,首先,物理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者之间在认识上、感情上和行动上的交流与探讨。既然是交流与探讨,必然会使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得到反映。其次,现代教学重视把物理学认识世界的模式和科学思想方法贯穿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习主体从目的、需要、动机、情感等方面仔细感悟,让学生体会形成科学的过程,把握科学、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关系。新课程改革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倡学生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养成尊重他人成果的正确态度,以及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严谨治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这为物理教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平台。

三、 物理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途径

在物理教育教学中,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渗透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1.注重科学价值取向的引导

科学是一面双刃剑。物理教学中要加强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使人掌握真理,具有理性,能够从科学层面扩展到社会层面,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使科学成果在人文精神的关照下,真正朝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避免出现有悖于科学教育目的的负效应。鼓励学生将物理学习与生活实际以及社会问题(如能源、环境保护)相联系,在课本知识与大世界连接的氛围中吸取人文思想,学会与他人和谐共处,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

2.培养科学精神

在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热爱科学,逐步形成客观求实、理性求真、批判创新等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家坚韧不拔、刻苦勤奋的工作态度,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成为物理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精神与科学活动内在地直接相关,物理学史上许多重大发现都经过许多曲折,只有靠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最终取得成功。他们在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同时,处处重视人的价值,追求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的楷模。例如,爱迪生寻找材料做灯丝,实验,失败,再实验,经过8000多次的实验,最终获得了成功;牛顿的名言“如果我能看得更远,那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既表现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也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在物理教学中,将这些科学史内容与物理知识相融合,其中蕴涵着科学家充满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将激起学生心灵的震动。

3.物理学自身的辩证法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物质世界的发展变化是辩证地进行的,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如人们认识到客观世界是物质的,宇宙、银河系、太阳系、物体、分子、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都是物质;电场和磁场是客观存在的,它们是物质,物质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关联,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说明了“世界的真正统一在于它的物质性”。又如“运动与静止、作用与反作用、加速与减速、热胀与冷缩、正电与负电,在透镜成像中的实像与虚像、放大与缩小、……”等都是辩证唯物主义中“对立统一”的物理事实;物理学中许多临界问题,如“光电效应条件”、“物质的三态”、“透镜成像的倒正、虚实”这些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质量互变规律——“量变引起质变”的绝好例证,这些素材给学生描绘出一幅物理自身的辩证法的清晰图画,对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的作用不容置疑。

4.物理学自身的美的特征——渗透美育功能

物理学内容虽然反映地是客观事物的规律,充溢其间的是概念、公式、定理和定律,但我们也不难发现物理学自身美的特征——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统一美。物理模型的简单、明了,物理概念、规律表达上的简练、准确,是物理学家对科学简洁美不断追求的体现;运动与静止、引力与斥力、电磁场理论统一了电、磁、光三者的相互关系,体现了物理理论的对称与统一;上抛与下抛、加速与减速、天上与地上的力学的统一,体现了物理理论的自洽完备。反粒子存在的预言、相对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高度统一,堪称20世纪物理学的美学珍品。物理学中的美育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要善于发掘,用审美的眼睛来感知美,采用艺术手法,浇灌学生的心田,努力将美育体现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在审美感受、审美鉴赏、审美创造中潜移默化美育的陶冶,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5.渗透德育价值

21世纪的人才,越来越重视人才的道德修养,“公”、“诚”、“勤”、“勇”、“谦”、“和”等美德在物理教学中都有极为丰富的内涵。物理学家的成就、爱国热情,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的良好载体;原子弹及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神舟飞船的上天都能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而科技落后就挨打的道理又能激起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两弹一星”功勋王淦昌、邓稼先等隐姓埋名、顽强拼搏;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力排阻挠,在诺贝尔授奖台上,用汉语作了激动人心的演讲,抒发一个炎黄子孙的爱国之情,这些科学家的人格魅力让人肃然起敬……物理教学中,我们要把爱国与社会责任感、道德价值渗透到教学中进行。

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多方位挖掘物理教材中涉及的人文因素,进行科学文化史的渗透,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形成良好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不断地挖掘物理教学的育人功能,是当今时代赋予物理教师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牟大全.物理教学艺术与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冯季林.论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J].教育科学,1999(1).

[3]朱宏雄.物理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王桐,陈时见.走向创新教育——教育变革的反思与前瞻[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黄春香)

推荐访问:渗透 人文精神 高中物理 精神 科学


[谈高中物理教育中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渗透]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