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总结报告

基于“影视基地与课堂”实践互动的影视美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6 08:49:44   浏览次数:

一、 影视美术人才培养现状

(一)影视产业与影视美术人才的关联

中国电影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期,2017年全年实现票房500多亿元,不仅年年递增,逐渐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场与生产基地。在电影行业划分的IP孵化、剧本、主创、投资、制作、宣发、播出等7个重要环节中,视觉包装更是重中之重,作为视觉造型的把控者,影视美术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电影美术设计是电影视觉造型的基础,是电影画面核心创作的集中体现。随着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直接带动了对于拍摄场地、美术创作人才的发展。对于电影画面的视觉风格营造与技术创新,更是电影工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驱动力的核心要素便是高端设计人才的培养。

影视美术设计不同于建筑设计,主要目的是借用实景改造与棚内搭建来满足于影視拍摄的需求。其设计目的不是单纯地还原历史原貌及满足常规居住,而是更多体现在视觉创作的诉求,角色塑造及摄影调度等方面。电影是综合性的视听艺术,电影画面的视觉呈现尤为重要,直接决定着影片的成像风格。影视美术设计是影视创作中视觉呈现的重要基础,所有风格鲜明的电影作品都与电影场景的设计与制作密不可分。剧组拍摄时间、地点、周期、经费的制约成为建立综合性影视基地的直接诉求,上海、无锡与横店的各大影视城极尽完善,街道建筑浓缩各个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群落,影视基地的出现便是为了集中满足以上诉求而诞生。不仅如此,这些影视基地除了满足于正常的拍摄之外,更带动了影视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形成了配套的服务产业链与文化形象标杆,也成为各大影视院校不可或缺的社会实践基地。国内在近20年内相继出现了各大主题型影视基地,例如早期的横店影视城与无锡影视城,以及后来的冯小刚电影公社、溧水影视创意园。那么,影视基地的设计与搭建成为影视产业与影视教学实践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影怀柔的影视基地、上影车墩的影视公园、横店影视基地都早已是各大影视院校的实践基地。

(二)国内高校影视美术教育的现况

电影美术教学在20世纪50年代高校系科划分而逐渐建立,在我国与戏剧影视学相关的高等艺术学府中,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早已建立了完善的戏剧与影视美术的专业教学体系。随着多元融合的高校学科发展,如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美院、西安美院、四川美院、及各省艺术学院都逐渐建立起各自的综合类影视学科,并建立针对影视美术人才培养的相关专业。电影《画皮2》《捉妖记》《寻龙诀》《战狼2》在艺术与商业上的双赢带来了大众对电影画面视觉造型的极致追求,更带动了影视美术人才的素质提高与团队培养,出现了以中央美院徐天华为代表的概念设计团队及上戏为代表的肖进特效化妆团队。专业人才及精英团队的优秀业绩,更加印证了影视美术教育必须以实践项目为依托。对于各大艺术高校而言,只有借助于影视资源的优势反补课堂教学实践的缺失,方能培养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影视创新人才。

尽管高校设立了相关教学专业,但远远无法补齐产业人才的缺口。由于设计人才紧缺,大量建筑、环艺、动画等相关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涌入这一就业领域。各高校对于影视美术专业的规划也大有不同,而针对影视美术的校外实践互动更少之又少。影视基地作为电影创作的构建基础,一直是我国长期重点扶持的文化产业,更成为各大高校影视专业的实践基地。不同的风格场景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美学艺术常识,而学生在具体的测绘与写生中不仅可以完成对画面造型的基础训练,更能通过大量的切身体验来掌握制作拍摄上的应用,掌握丰富的建筑空间知识培养实战经验。这样的课堂改革,除了使学生全面掌握影视美术创作中应该具备的设计素养和工作方式外,更多是探讨如何让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在实战中转化为个体的工作经验。初步确立学生的创作思维方式为今后较好地完成影视美术创作奠定基础。

基于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态势,不仅要把影视美术纳入现有戏剧与影视学的大体系下,课程设置如何才能与社会的人才需求相匹配尤为重要,多数高校培养出的毕业生无法适应剧组的生存环境及工作规范要求,从而最终淘汰或改行。以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美术设计专业为例,他们进行了基于三年级阶段课程开设的总体造型设计,以场景、道具、人物造型设计一体化的大课贯穿半个学年,充分保证了课外实践的周期。大四更以导演系的短片创作为依托来进行实践整合训练。跨专业跨课程打通系科壁垒,以剧组为平台,以学科来互补,最终形成满足电影美术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针。然而像北电这样具备资源优势的高校并非多数,其他高校多数为二级学院或系科的建制存在。时至今日,众多影视剧美术设计成员的学科背景及剧组反馈,也印证了部分高校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即便在较大投资的影视剧组,60%的人员中没有戏美专业院校毕业生,多为吸纳旁系专业。众多知名美术指导在访谈中曾经谈及行业人才的稀缺,普遍认为尽管越来越多的大学把影视美术设计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尽管不断完善,但依然对于这些课程如何实践应用没有给出明确的指导思路。现有开设的相关课程中,也仅仅把影视美术设计作为一种基本的绘画课程进行虚拟实践教学,进入剧组根本无法上手操作。部分学校培养的人才不熟悉影视美术的创作规律,难以胜任剧组分工细致的设计工作。整个影视类高校的影视美术课程设置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式,甚至忽视影视行业的专业特性,有的仅仅提供1~2个星期的社会实践作为形式上摆设。设置影视美术专业的70%的高校中,仅有两门课程提供实践应用的相关课程。很多高校片面地认为影视美术只是提高传统绘画的造型能力,只把影视美术作为一种招生的噱头而非真心培养专业人才。

二、 以影视基地为依托的课改优势

(一)影视基地的特色优势

影视基地作为比较完善的影视产业形态,无论从产业链的配套环节还是内部建筑结构形态都给予各大高校很好的实践平台。虽然未必每段课程都要以社会外出实践的方式展开,但是以此为课程元素的贯穿尤为重要。具有针对性的学科系统训练及互介推动,从基础课训练为起点,只有以影视美术的实际应用来展开,才能建立起与中国电影发展速度相匹配的人才储备。

(二)中国美院的专业优势

中国美术学院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类高等院校之一,除了保持艺术学、美术学、设计学等传统造型及其设计学科的优势外,更在近10年努力打造国家一级学科戏剧与影视学的配套建设。以创造视觉影像艺术为宗旨来构架大学科背景下的各专业建设,对中国及浙江省影视艺术创作的创新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已具有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两大浙江省重点学科条件:中国美术学院申报的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已获教育部批准。早在2013年,中国美院以立足现有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两大浙江省重点学科为己任,以我院影视编导、影视广告、动画、网络游戏、摄影等8个专业方向为依托,为完善中国美术学院特色的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体系而建立起了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目前已招收四届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

戏剧影视美术专业作为中国美术学院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新建的新兴学科,有着良好的学科构架与学术依托。突显“传统造型艺术积淀与现代视觉造型风貌”成为戏美专业创立于中国美院的全新定位。遁入杭州的传统文脉,以国画、油画、雕塑等传统造型为基础,渗透建筑、环境艺术与其他设计学科的空间造型基础,最终在动画学院的相关影视学科下形成了以电影学为主体的涵盖艺术学、美术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艺术设计和广告学的多学科、多专业(方向)、多层次的综合教学体系。营造多元共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影视综合视觉艺术发展新格局,打造一个承载传统文脉与现代视觉造型表现的特色专业。中国美院是一所综合型高等艺术院校。各个艺术门类与专业的优势地位,为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科建设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和条件。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美院的综合优势,探索出一条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与市场相接轨的人才培养途径。以具备综合实践经验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建立以影视基地与课堂实践创新下的课程体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构建与实施完整、合理化的双学期训练计划,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三、 课堂改革的具体实施及体现

(一)具体方案的设定

中国美院的本科教育为两段式教育:大一阶段由图媒基础部完成对所有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核心课程包括素描、色彩、三大构成、传统绘画、基础软件应用等课程;大二到大四由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负责专业课程的教学,核心课程包括影视美术概论、分镜头画面设计、前期概念设计、影视美术制图及影视场景、道具、人物的創作课程。其中,部分课程例如电影史、视听语言、导演基础、辅助设计软件AUTOCAD、3DMAX等辅助课程贯穿于第二阶段的教学课程中。以下是针对中国美院戏剧影视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模式所进行的调整,并针对专业特点将两年的核心课程调整为课程链模式,通过课改实践最终实现以影视基地为依托的多课程贯穿模式。

1.探究贯穿课堂内外具有整体布局的综合实践新模式

从整体上综合研究戏剧影视美术专业整体课程构架,及教学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互相作用与多样化的课程形态,以影视基地为原点,把握戏美专业影视美术设计所有课程板块的本质和规律,以核心课程为改革试点来构建横跨双学期双地域的综合实践教学的基本框架。

2.提高整体教学板块的搭配与衔接

在戏剧影视美术专业大二学年打穿所有课程的壁垒,加强教学主线的核心目的及其关联。协同影视基地与课堂实践的双向互补优势,从核心课程展开引入以“场景”为起点的实景测绘、速写记录、剧本构思、概念设计、制图到模型制作等实践内容的系统训练,提高对电影美术相关知识与技能的系统梳理与实战应用。

3.提高团队创新的协作能力

从课堂的组织形式去建立模拟剧组美术团队的职能划分及工作形态。通过团队配合,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这里所提到的团队搭建不仅仅是在实践训练中所磨合出的学生团队,还包括以主干教师为首的师资团队,校外专家团队。三者在影视基地、社会项目与课堂三大平台中整合互动,并在实践教学中完成最佳优势的整合。

4.提高师资队伍的实践指导水平

跨地域跨专业协同指导的综合实践,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著名美术师组成指导团队。一方面为校内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有益于教师专业水平和综合实践指导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为校外美术师及各大影视基地提供人才储备与相应的学术研究平台。

(二)具体内容的体现

1.构建以影视基地与课堂实践互动下的课程体系

(1)在戏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系列针对性的实践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

(2)在大学二年级整学年的核心课程中设置主线及训练科目(以影视基地为题)

2.构建实施校外的辅助训练计划,培养创新团队,并以小比例学分的形式纳入课程评分体系

(1)将学生课外剧本创作、短片拍摄、广告拍摄和戏剧舞台下的美术设计都纳入到辅助训练的主线下,该计划应包含经典影片二度创作训练计划、自主训练计划、影视美术信息讲座计划、人文素养提高计划和暑期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五方面内容(五个子计划)每个子计划都以影视基地的训练主线为起点,每个项目类由几个学生组成的团队组成。

(2)将上述五个计划方面的内容合理分配到课堂内外,学校之外的辅助训练中,作为大学二年级与三年级专业创作实践的过度衔接。

3.建立实施以影视基地为依托的实践训练计划的运营管理机制

(1)创新实践训练计划按“总体设计,分项实施”的原则,实行项目负责制,采取“项目管理”的办法组织实施。该计划将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以每届戏美专业学生的大二学年滚动开设,做到每届有据可循,不断完善创新。

(2)建立创新实践训练计划组织实施机构。学院与影视基地建立合作关系,挂牌实践基地。可以优先选择浙江省辐射范围内的几大影视基地洽谈合作。双方派出专人负责学校和影视基地每年的对接工作,相关职能部门按工作分工具体实施各计划项目的管理工作,使该计划的实施工作纳入双方日常管理工作中。学院负责组织学生每年秋天社会实践到影视基地进行为期两周的实践考察。影视基地根据学校委托提供场地与住宿上的扶持政策,学校则负责组织开展创新实践训练计划项目,每届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选择具体活动项目和时间,以及后续核心课程的训练主题。从而形成了学校、基地、教师、学生四者互动的创新实践训练机制。

(3)制定相关创新实践训练计划实施管理办法、细则,及其双方长期合作的合同条款。

(4)制定创新实践训练计划经费管理、调整二年级主干课程的教学体系。

四、 课程改革的优势及意义

(一)专业建设的实际需求与自身特点

我院在“基础平台+专业特色”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从2015级开始已着手进行了新一轮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试点,在大院领导的关怀下作为典型的特区建设来给予对应的扶持政策。学院积极改革社会实践与课堂实践的衔接问题,努力构建创新实践的教学体系,并先后与华策影视集团、嘉视年华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建立起了合作关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影视项目、影视前期概念设计、后期制作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目前我院专业建设良好,依托于美院自身的造型优势,迫切需要大量社会资源的介入来带动本专业的学科建设,倚靠影视基地的巨大优势来优化综合实践课程的构建。對于影视基地到课堂教学的形态转换应用则是对影视美术设计的延展,为学生毕业实习与就业奠定基石。不仅如此,借助于中国美院的更高平台与多学科背景,将使得这一课题的研究更具特色。

(二)课改的地域资源优势

改善实践教学改革所急需的朋友圈,突出本院人才培养特色,吸纳影视领域内可以合作的公司及团体,尤其是有影响力的影视产业基地,例如上影集团车墩影视基地、胜强影视基地、横店影视基地等。改变目前艺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师无实践经验、学生设计脱离实践的乱象。促使我们的实践教学能够走出校门走入行业内。通过实践来指导教学,逐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三)课题融入当下影视美术设计领域的前沿信息

普通高校的影视美术课程设置多停留在课堂虚拟的题目演练,而中国美院戏美专业的综合实践课题不仅打破课堂的局限,更要求实现从基础测绘到故事创作、场景制图的设计传递。学生通过在二年级初社会考察阶段的手绘测绘,再到二年级末把前期的草图转化为单色素模,从模型展开的气氛图、分镜头设计、人物造型设计来完成了对于影视基地的视觉设计创新。这其中涉及到众多当下处于拍摄中的电影场景,形成了与本行业前沿信息的无缝对接。以2014级戏剧影视美术本科班为试点,从二年级社会实践开始,根据教学改革所设定的框架进行了针对影视基地的第一批实践活动,通过整学年下来的教学成果来看效果显著,多数学生的暑期实践在暑假之前都已被各大影视剧组抢先预定。本次探索的成果完善并总结出了我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办学特色与实践原则: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与市场相接轨。这一原则的确立,为我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今后办学方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以及用人单位对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人才的实际诉求,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面临严峻挑战。课堂的改革开拓了高校影视美术专业的新领域。作为具备影视美术专业学科的各大高校,在此领域的研究几乎为零,特别是以课堂实践到社会实践的应用,多数都以简单的绘图模仿为首要训练,而中国美院则以影视拍摄、影视基地场景制作为衔接桥梁,诠释了影视美术专业的专业特色。因此,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影视基地良好的优势资源为助力,使学生从眼界到双脚都能提早跨入影视专业的相关领域。在两个相对安全的实践环境“影视基地与课堂”中实现角色转换,以此能尽快完成由学生向设计师的转变。戏美专业在改革中找出适合美院特色的办学之路。

参考文献:

[1]杜宜浩.以梵高之笔绘画梵高——传记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评析[J].传记文学,2018(6):147-152.

[2]李跃平.影视作品中“符号化”艺术形象的困境突破——电影《至爱梵高》评析[J].电影评介,2018(7):82-85.

[3]胡陶然.美丽星空中最亮的星——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素材赏析[J].课堂内外(作文独唱团),2018(3):50-53,82.

[4]张春涛.全手绘油画动画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制作浅析[J].现代电影技术,2018(2):47-49,53.

[5]金金.“田园诗人”的超然物外与故乡情——浅谈画家孟二虎及他的油画作品[J].美术教育研究,2017(19):28-29.

推荐访问:影视 互动 教学模式 美术设计 课堂


[基于“影视基地与课堂”实践互动的影视美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