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职业计划

浅析物理概念的导入策略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10 08:39:54   浏览次数:

摘    要: 物理概念是物理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物理定律和物理公式的理论基础。在新课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如何导入物理概念,使学生全面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学会运用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而,物理概念的导入方法是否恰当,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效果的强弱,而且会影响到能否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熟练并灵活地运用物理概念的导入方法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物理教学    物理概念    导入策略

物理概念是物理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构成物理规律的理论基础。在教学物理概念的过程中,如何使学生形成、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并使他们的认识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是物理教学的核心问题。其中物理概念的导入不仅是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而且是学生从旧知识到新知识转化的必经之路。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恰当地形成物理概念才能使学生准确地把握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清楚地掌握物理概念的来龙去脉呢?下面就这一问题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生活中的小实验、利用类比法、利用物理学史料等方面谈谈物理概念的导入策略。

一、利用生活经验导入新概念

物理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是一门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经历了许多物理现象和应用物理知识的事例,恰当地应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能创造良好的学习物理概念的环境。教师可以列举与所学物理概念有关的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分析,找出它们的共性,从而提出新概念。这样会使学生感到亲切,认为物理就在自己身边,而不会认为物理知识脱离生活实际、枯燥难懂。这符合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学物理,而不是在科学世界中学物理”的现代教育理念。

案例:利用生活经验形成新概念的实例:学习摩擦力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熟知的生活现象:空手很难抓起泥鳅,戴上手套就变得轻而易举了;要抓住滑动的鱼,必须增加手对鱼的压力;汽车陷入连泥带水的坑里,垫上草垫就可以解决难题;松动的传送带要正常运转,要增大接触面间的压力,等等。列举实例后,让学生根据这些生活现象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汇总,会发现提出的问题多数与摩擦力的大小有关,教师总结,并告诉学生如果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这些问题就可以解决,由此进入摩擦力的学习。

恰当地从生产生活中选取一些生动形象的实例导入新概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具体生动地理解物理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形成正确概念。由生活经验导入新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且乐于分析的良好思维品质和习惯。采用这种导入新概念的方法时应注意:首先描述生活现象时语言要简练生动、通俗易懂、贴近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其次,所举的事例必须是学生熟知的,要恰当、典型,与将要学习的新概念有密切联系,易于学生发现这一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

二、利用小实验导入新概念

引人入胜的小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能为学生提供建立概念所需的感性材料。运用实验导入新概念,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边做边实验两种形式,不管采取哪种形式,都应使学生对概念涉及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获得生动、鲜明的感性认识,进而从实验现象的特征出发,形成物理概念。

案例:利用小实验形成新概念的实例:在讲授大气压强的概念时,在概念形成之前可以演示“易拉罐”实验:往空易拉罐中注入少量酒精,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排走罐中空气,然后用橡皮泥将罐口封住,让易拉罐冷却。学生可以观察到易拉罐被压瘪了,并发出剧烈响声。该实验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听觉效果,都能给学生深刻印象,从而形成“大气压强”。实验中可以利用喷水器往罐身上喷水帮助冷却,实验现象更明显。又如在教学摩擦力时,可以演示筷子提米的实验,展示出乎学生意料的现象;将浸过水的大米盛放在小塑料杯中,插入一根竹筷,用力将大米压实,手握筷子可以将大米和杯子一同提起。面对这种意想不到的现象,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对杯子和米作整体受力分析,由此切入摩擦力的教学,同时为静摩擦力的学习埋下伏笔。

运用实验创设学习概念的环境既有助于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被研究的对象和现象上来,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注意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新奇、生动、有趣的实验演示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实验所呈现出来的现象与将要学习的概念有密切联系,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使概念教学由抽象变具体、由微观变宏观、由静态变动态,从而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由实验现象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汇总学生的问题切入新概念的学习。

三、利用类比法导入新概念

类比是指在新事实同已知事物之间具有类似方面作比较。类比是从事科学研究最普遍的方法之一,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类比法是人们所熟知的几种逻辑推理中最富有创造性的。科学史上很多重大的发现、发明,往往发端于类比,类比被誉为科学活动中的“伟大的引路人”。物理学中,有不少概念就是用类比推理方法得出的。对这类物理概念的教学,其最佳形成方法就是用类比法。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以类比事物为“桥”,从形象思维顺利过渡到抽象思维,从而深刻理解新概念。

案例:利用类比法形成新概念的实例:例如,与重力势能类比,形成电势能的概念;与电场强度概念的建立方法类比,形成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将电流类比于水流,建立电流概念;将电压类比于水压,建立电压概念;把交变电流的相与相差的概念同简谐运动做适当类比,建立交变电流的相与相差的概念;把电磁振荡类比于弹簧振子或单摆,把电谐振动类比于机械振动中的共振现象,建立电磁振荡概念,等等。

在物理教学中,运用类比法导入新概念可帮助学生接受新概念并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使知识融会贯通,发散学生思维,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类比法在教学方面虽然具有逻辑推理难以取代的功效,但在使用类比方法时,要注意各种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和区别,在形成新概念、新规律时进一步把它们的本质讲清楚。只有这样才能启发学生思维和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才能在教学中达到举一反三的好效果。

四、利用物理学史料导入新概念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教育,可以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习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师向学生讲述物理学史上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和传说,如科学家的逸闻趣事、重大发现的来龙去脉等史料,既可以达到导入新课的目的,又有助于学生形成新概念,启发科学思维,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案例:利用物理学史料形成新概念的实例:在讲授压强时,可以通过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形成大气压强,介绍帕斯卡的裂桶实验形成液体压强等;在形成光的干涉概念时,首先介绍托马斯·杨在历史上第一次解决相干光源的问题,成功地做出光的干涉实验的史料,它能激发学生对新概念学习的浓厚兴趣;在形成电磁感应概念教学时,简要介绍法拉第其人及其在物理学上的杰出贡献等事迹,以激发学生学习该概念的兴趣。

利用物理学史资料导入新概念,语言要简练生动、富有启发性,既要让学生感到有趣,又要启迪学生思维,提出步步深入的问题。切不可轻描淡写地介绍物理学史料,尔后直接提出要学习的新概念,这样会使教学拘泥于形式,而不能充分发挥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教师应该在讲述史料的基础上,用其中涉及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引导学生分析、猜想,在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时,抓住学生的疑惑点,切入新概念的学习。

实践证明,物理概念的导入并不是简单地开门见山,平铺直叙地给出概念,一节物理课的成功与否,物理概念的导入优劣是关键环节之一。然而,导入只是新课教学的“引子”,起到集中注意、激发兴趣、建立联系、引入正课的作用。新概念的导入不宜占用过多时间,否则就会喧宾夺主。因此,在概念导入时一定要合理取材、讲究实效、适可而止。物理概念的导入过程,一方面能引起听课学生的注意,明确概念学习的目的、概念用来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而概念的导入策略多种多样,要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采用最恰当的导入策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此所谓“教有教法,教无定法”。因此,物理概念的导入策略则需要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与摸索,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入策略。相信,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概念的导入方式新颖、方法得当,就一定会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物理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例新乡,张军朋.物理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刘炳升,仲扣庄.中学物理教师专业技能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推荐访问:浅析 导入 物理 概念 策略


[浅析物理概念的导入策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