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自荐书

浅谈高职理工科教学中渗透文学艺术教育的作用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31 08:41:30   浏览次数:

摘要文学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本文主要讨论了在理工科教学中适当渗透文学艺术教育,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高职理工科教学文学艺术教育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高职教育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高职学生主要具备的不是“研究”能力和“设计”能力,而是一种将设计、规划、决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因此,高职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动手能力,还要具有相应的创造能力,只有这样,他们在毕业后的工作中,才能对现有的工艺、流程、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独到的见解和改革措施。

创造能力来自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整体思维,其中逻辑思维是这个整体思维的正确性的基础,形象思维则是它的主要创新源泉。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思想是混乱的、矛盾的。但是逻辑思维追求的是前后一致的严密,它往往摆脱不了现有思维方式及内容的框架,如果长期运用逻辑思维,思想就会机械、呆板,难以突破已有的模式而做出重大创新。文学艺术,一方面属于形象思维,能更加深刻地突出事物的本质与特点;另一方面包含的诗情画意、人生百态,人物的个性特征,新颖别致的艺术形象,能激发人的想象力,活跃思维,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因而在理工科教学中适当渗透文学艺术教育,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高职学生大多是理工类,教学中实施的主要是科学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十分重视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努力探索客观存在的奥妙。因此,“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干万件事”,充分重视调查,实践、研究,科技著作如此,人文著作也不例外。文学艺术中虽然有夸张,但也是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的夸张,是符合生活逻辑的,不但不会扭曲客观事物,而且任凭想象纵横驰骋。尤其是中华诗词用字极为精练、准确,从而也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突出事物的特征,为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像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去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客观真实的写景,描绘出一幅明丽的画面,表现了小池塘的清幽明净优美,也揭示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更揭示了知识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能保证知识不致老化而常新,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再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揭示了任何事物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观察、去思考,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由此给人以启示:生活中的许多事情、许多问题,都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即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说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道理。如此诗句,不胜枚举。这都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专家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认识人们的兴趣和潜力所在”。①不激发学习兴趣,强迫学生去学,至多将其培养成熟练的工匠,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其创造的愿望,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人才。

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插入适当的有关文学艺术的内容,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经历、体验与灵性去感悟、联想、品味,充分体味诗中描绘的情景,感受作者的情怀;也能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丰富的想象力。这样不仅可以使原本枯燥的理工科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充满情趣与美感,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想象作品描绘的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感悟人生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敢于面对苦难,勇于进取。文学艺术与科学相反,不是力求以抽象、逻辑表达共性,而是力求从种种特殊中来创造新的形象,揭示客观规律,从而为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人去思考,去领悟。荣获“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的钱学森,在谈到古典音乐艺术对他的影响时说:“正因为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宽一点,活一点。” (摘自1991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钱学森“在授奖仪式上的讲话”)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也指出:“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他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历史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之所以能够有杰出的发明和创造,相当程度上是与其所具备的高度的艺术素养分不开的。达·芬奇不但是杰出的画家,而且还是雕刻家、建筑家、工程师,在解剖学、工程技术等领域建树颇多。歌德既是大文豪,又是著有14卷科学著作的植物学家和心理学家。爱因斯坦在现代物理学领域创造出诸多契机,同时又是一个出色的小提琴演奏者。

推荐访问:理工科 文学艺术 浅谈 高职 渗透


[浅谈高职理工科教学中渗透文学艺术教育的作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