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面试技巧

建立两洋出海观念,提高我国能源安全度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4-04 08:42:21   浏览次数:

摘 要:2008年是我国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和北京奥运之年,30年来,由于我国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我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增长值连续四年超过10%,今年GDP将从世界第四位跃居第三,超过德国,2012年之前将超过日本。由于经济发展需要,去年我国全国消耗石油3.4亿吨,而国内自产只占55%,其余45%依靠越洋进口,为了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大力提高我国国家能源的安全度。但几千年来,我们的思想只是停留在西太平洋出海的概念上。本文提出我们应该摒弃传统的一洋出海观念,而是向更加安全、更有发展前途的两洋出海战略。这是我们将要实现的第四次思想解放的内容。

关键词:思想解放 两洋出海 能源安全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Establishes two oceans to go to sea the idea,enhances our country energy degree of security——And commemorates at China reform and open policy 30th anniversary highlevel forum’s speech grandly at the prosperous times China 2008 heroes gatherings

Kuang Li’an

Abstract:2008 is our country welcomes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30th anniversary and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year,for 30 years,because our country has experienced three ideological liberations,our country has the earthshaking change,the national economy growth value four years surpasses 10% continuously,this year GDP will leap to from world fourth third,surpasses Germany,before 2012,will surpass Japan.As a resul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last year our country nation consumption petroleum 340,000,000 tons,but home from produces only accounts for 55%,other 45% dependence oversea import,to guarantee that our country national economy the sustained development,we must enhance our country country energy vigorously the degree of security.But for several thousand years,our thought is only pauses in the concept which the west Pacific Ocean goes to sea.This article proposed that we should abandon traditional an ocean to go to sea the idea,but to is safer,has the career development two oceans to go to sea the strategy.This is the fourth ideological liberation content which we are going to realize.

Keywords:Ideological liberationTwo oceans go to seaEnergy security National economy sustained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004-03

2008年是世界进入新世纪的第九个年头,八年来,世界潮流一直向前,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时代的主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在当今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形下,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也时有发生,但社会发展、文明进步仍然是主流,和平、合作、竞争是必然产物。自从2003年世界经济开始快速增长以来,到2007年第二季度,受美国经济减速和次级债问题的波及影响,世界经济增长出现回落的势态。但是,世界经济仍会处于快速增长期,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风险主要取决于世界石油价格上涨,全球经济失衡和发达国家的房地产泡沫,尤其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因为美国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除美国以外没有别的国家能代替。2008年,发达国家因楼市和消费者支出下滑导致经济低速,将拖累全球增长率降至五年来的最低水准。预计美国、日本、英国、欧元区2008年GDP的增长率将分别为1%,1.3%,1.4%和1.7%,中国GDP增长将从2007年的11.4%降到10%左右,出口增长将从2007年的26%降至今年的19%。但是,发展中国家经济金砖(BRICs)四国的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等大国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在一些转轨国家乃至中东、拉美等部分国家经济大幅增长的带动下,日益拉大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步伐,因此,2008年,世界的GDP增长率仍会维持在4.8%~4.9%左右。

2008年世界经济发展虽然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但是总体上有利因素仍然较多,主要是从2003年起始的新的一轮世界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条件不断改善,科技进步提高了世界增长潜力;经济全球化使传统的制造业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先进科技和管理经济不断地向发展中国家渗透,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发达国家已度过了产业转移初期出现的产业空心化艰难阶段,于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全球进程中出现了双赢局面。

2008年,对中国注定将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份,人们面对一幅饱含历史沉淀和沦桑巨变的今昔画卷总是心潮澎湃。因为,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大好日子,也是迎来北京奥运的喜庆年头。30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经历过三次思想解放:1978年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了个人崇拜;1992年的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了计划经济的崇拜;1997年第三次思想解放则冲破了“所有制崇拜”。三次思想解放都促进了生产力大大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2007年,中国的GDP值经过2008年4月10日修正为249530亿元,增长11.9%,居世界第四,已经接近排名世界第三的德国水平。2007年进出口总值21738亿美元,其中出口12180亿美元,增长25.7%;进口9558亿美元,增长20.8%,全年累计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到2007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1.5282万亿美元,增长43.32%。年末汇率为1美元兑7.3046元人民币,升值6.9%,2007年钢产量4.8966亿吨,增长16.8%,煤产量25.36亿吨,增长6.9%,黄金产量276吨,粮食产量5.015亿吨,增长0.7%,均居世界第一,原油产量1.87亿吨,增长1.1%,原油消耗量3.4亿吨,进口1.53亿吨,是世界第二石油进口国。

2008年又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改革发展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都要立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全局,抓住关键环节,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做到化解新矛盾,解决新问题,因此确立2008年工作要点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和优化资本市场结构等一系列措施;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我国国民经济要上到一个新的水平,把北京奥运会办成完全符合奥运宗旨的全世界人民团结友谊的盛会。这样,中国国民经济将达到世界第三的水平。一个繁荣昌盛、蒸蒸向上的强大共和国将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然而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为了共和国事业不断向前,其中之一的重要问题是能源安全问题,尤其要引起我们的重点关注。

2006年7月中旬,八国集团同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刚果(布)6个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在圣·德堡举行。提出了“能源安全”的新概念。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全面阐述全球能源安全问题,呼吁我们应该树立和落实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稳定安全观,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是实现全球能源安全的前提条件。会上推动了八国头脑通过了《圣·彼得堡能源安全行动计划》。其要点是:为了确保全球能源市场的透明度,可预见性和稳定性,有必要按照输出国和消费国均能接受的价格进行长期、可靠和无损于生态环境的能源供应。

2007年,中国消耗石油3.4亿吨,国产1.83亿吨,进口1.53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占45%,成为世界第二石油进口国。通常认为:当一个国家石油进口量超过1亿吨时,这个国家就需要动用外交、经济、军事措施来保证石油的供应安全。中国石油供应有60%来自南美委内瑞拉、来自中东和来自非洲苏丹、利比亚、安哥拉、尼日利亚,还有部分是来自俄罗斯远东和哈萨克斯坦。长期以来,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和南中国海是石油进口的主要水道。这一水道主要安全隐患是:南中国海存在岛屿之争,在西沙、南沙部分岛屿驻有越南、菲律宾军舰和中国台湾军舰,存在岛屿主权之争。尽管2002年11月4日中国和东盟各国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但是一旦局势不稳还是会影响海上通道的安全。而台湾海峡、巴士海峡是与台海局势有关的海域。至于马六甲海峡,每年通过能力只有5亿吨,而中、日、韩、中国台湾等每年进口的石油超过4亿吨。当载重量25万吨以下的油轮通常取道马六甲海峡,而25万吨以上的油轮则走印度的龙目海峡、望加锡海峡进入南中国海,或通过巴士海峡进入太平洋往东北亚方向去;中国来自中东、非洲的石油80%用25万吨以下油轮装载通过马六甲海峡,而马六甲海峡附近的海域是海盗活动猖獗的世界三大地区之一;全世界每年有海盗事件100起之多,40%出自该海域;此外,鉴于安全问题,马六甲海峡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美国已取得新加坡海空军基地的使用权,与印度并在海峡西出口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建立了海军基地。一天24小时监视着该海峡过往的船只,印度也决定在海峡西出口部署军舰和战斗机以执行巡逻任务。过分依赖马六甲海峡的现状,已成为中国石油安全的一大隐患。为了我国长远的经济发展需要,我们对此种局面再也不能持继下去了!我们必须提高我国的能源安全度或者说是石油安全度。

所谓石油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的石油资源的状态。石油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

石油的安全测度就是反映满足国家生存与发展正常需要的能源保障的稳定程度,是实现能源安全评价的前提和基础。能源安全评价应包含三方面内容:①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障供给;②对于影响能源有效供应的各种突发事件(如战争、自然灾害)都能随机应变,并能在一定期间内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③可持续利用,即能源安全不仅能保证当前的供给,还要满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影响石油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禀赋、地缘政治局势、运输和经济影响等。

自从1405年郑和下西洋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以来,中国人就产生了一种错觉;我们只能从东南一洋出海,这种想法误导了我们六百年。改革开放了30年,我们还没有走出这个误区。难道中国人就不能实现两洋出海吗?实际上,大凡崛起的世界强国,都是以两洋出海来实现的;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西班牙、意大利、亚洲的日本。非洲的埃及,都是两洋出口的国家。这些两洋出海的国家,或在政治上、或在军事上、或者经济上、或在文化上都创造过历史奇迹,在人类发展史上,留下过辉煌的印记。在新的世纪中,我们中华民族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要变成世界头号强国,也要搞两洋出海。因此,我们可以预想:如果中国改革开放要有第四次思想解放的话,那么第四次思想解放将是摒弃传统的一洋出海概念,建立两洋出海的战略方针,让共和国的经济有更大的腾飞。中国并不是印度洋的国家,但其经济却日益依重印度洋,这意味着:中国必须借助印度洋国家或地区的协助与合作来保障海上通道的顺畅与安全。

翻开历史,中国是有一次机会可以进入印度洋的,那是1753年即乾隆18年,缅甸侵扰邻国暹罗及中国云南边境地区,清政府只派了两位三流、四流的将军,率兵征缅,最后双方皆罢兵言和结束战争,要是乾隆像康熙、雍正时代平定噶尔丹取得唐努乌梁海地区的统辖权那样的远见和决心的话,清朝的版图早已到达印度洋了,那就归咎于清初的禁海政策使康乾盛世的明君只囿于陆域的扩张,于是使中国人白白地丢失了进入印度洋的良机。

实际上,中国也有过两洋出海的经历:抗战时期,当中国太平洋沿海遭到日本几艘陈旧的军舰封锁时,英美等国的援华物资先是通印度洋仰光港口、滇缅公路进入到西南运到陪都重庆,仰光被日本人攻占后,改为从印度加尔各答港上岸,经铁路运到印度东北重镇雷多,然后沿史迪威公路进入西南运到陪都重庆,从而让中国后方人民度过最艰苦时期,取得了抗战胜利,就是一个两洋出口的典型例子。

2006年2月,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访问中国,首次提出了建立“中巴能源走廊”的设想,并表示将进一步加深中巴之间的能源和商务合作,促进两国建立更加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了《中巴能源领域合作框架协议》。所谓中巴能源走廊,是巴方提供建设瓜达尔港的方便,在改造中巴友谊公路的同时,将沿友谊公路建设瓜达尔至新疆喀什的陆路输油管道,既现实又安全且不涉及到第三方国家,这条陆路输油管道,也将缓解马六甲海峡和台湾海峡给中国内地石油运输安全带来的压力。也给中国两洋出海带来一个新启示。当然仍有一个问题是穿越喜马拉雅山脉成为管线难以愈越的障碍;再者,西北地区经济相对滞后,石油消费者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运输里程遥远也是一个问题。

2007年11月1日,《深圳商报》头版头条报道了云南省社科院,云南省发改委提出的“构建第三条欧亚大陆桥的报告”,该桥起点为深圳港,途经中国南宁、昆明、缅甸密支那、孟加拉国达卡、印度新德里、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德黑兰、土耳其安卡拉、沿君士坦登堡进入欧洲、穿越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匈牙利、奥地利等21国,终点为荷兰鹿特丹港,全长15157公里(见图1)。第三欧亚大陆桥的构建,是把西南沿边开放和沿海开放联结起来,同时也把泛珠三角与东南亚、南亚地区联系起来,形成合力,构建我国对外进一步开放的大格局,使国内区域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广泛的区域合作将取更大成效。笔者曾在参考资料[8]和[9]中希望能从深圳出发向西修一条中缅印铁路的原始想法得到更进一步落实。

第三欧亚大陆桥必须通过支线才能到达印度洋海岸,在2007年11月1日的昆明研究会上公布:将孟加拉吉大港作为一个印度洋出海港。笔者认为,吉大港并不怎么优越,当然,吉大港有现成的港口设施,而且有铁路联接首都达卡是其优越条件。但是,进港货物通过达卡来转运到中国昆明的话,陆路运输达2000公里之长,且占用了第三欧亚大陆桥的运量。2003年10月8日,中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在印尼巴厘岛签署的《中国与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第2.9.1.1.1修建昆明——仰光,昆明——密支那铁路和公路。此款用意是使用仰光这个印度洋出海口,仰光港是个内河港,距出海口34公里,内河港的缺点是河口泥沙沉积,长距离内河航道疏浚量大;其次仰光港只能容纳1.5万吨海轮,容量太小,年吞吐量500万吨,仰光新港(蒂洛瓦港)在仰光港下游16公里,同样也是个内河港,可停靠2万吨海轮,年吞吐量约1500万吨左右,两港吞吐量加起来还不及我国北部湾钦州、防城、北海三港中任一港口的一半。作为缅甸国内使用,这样的吞吐量是合适的。我们再往上增加吞吐量已经相当困难;第三,从仰光——曼德勒——腊戍——中缅口岸950公里也太远了点;第四,缅甸的铁路轨距0.913米宽,称米轨制,我国使用的是1.435米的准轨,不同轨距的列车到口岸站要换装(轮),像中俄一级口岸满州里站,一列60个车辆在口岸换装要花7~9小时之长,拖延运输时间;第五,缅甸现有铁路设备老化、技术过时、管理落后、列车晚发、误点是家常便饭,而且车速只有30~40公里/小时,这样的铁路运输水平和港口设备水平是不能满足我国目前外贸进出口要求的。而且港口又没有油气码头,那么最理想的港口是在什么地方呢?应该在缅甸若开邦首府实兑和皎漂两岛之间对面的陆域上另建大港,因为它在若开邦,我们称之为若开港。这一带海域面向印度洋,背靠若开山脉,港湾风平浪静,航道开阔,没有大江大河流入,泥沙沉积相对少,如果将它开辟成一个1000万集装箱的亿吨大港和亿吨油气大港,一条准轨铁路翻过若开山脉,经曼德勒直到中缅口岸,和正在动工修建的昆明——瑞丽铁路连接起来,同时要遵守一条原则,中国通过印度洋出海口的铁路不要和第三欧亚大陆桥重复共线使用,第三欧亚大陆桥是为太平洋出海港到大西洋出海口之间的快速货运通道,而我们印度洋出海口到西南地区铁路枢纽中心昆明要为向印度洋出海港专设通道的。因为2007年我国进出口额已超过2万亿美元,中国在太平洋方面总共有14个亿吨大港,而我们在印度洋方面的港口也应是亿吨大港,亿吨大港就要配上亿吨铁路,迄今为止,我们只有大秦铁路的通过能力为1亿吨,计划将来扩大到两亿吨。因为这个印度洋的出海口要将西部若干个省份的进出口物考虑进去。其次,关于石油天然气的运输应该用管道运输和水路运输最为便宜、方便。我建议:从若开港到金沙江应敷设输油管道,在出口处建立炼油厂,由于我们推行的是四级石油储备体系:即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地方石油储备、企业商业储备和中小型公司石油储备。在油管尽头,炼油厂的出口建立国家级、地方级、企业级和中小型公司级的储油库,由于在内地,安全度很高。同时考虑到水路运输的成本是铁路运输的1/8,公路运输的1/20,航空运输的6.8%,管道运输的21%,一条像长江这样的黄金水道年通过能力13亿吨以上,约是20多条铁路的运量。我国的能源分布在内蒙、宁夏、陕西、山西和新疆等西北地,每年要有20亿吨左右的运量依靠铁路和水路运到东南沿海消耗能源较多的发达地区,中国现有7.8万公里的铁路已不堪重负。因此,作为石油,除了管道输送,其次是考虑水运。像长江流域那样,地区辽阔,经济发达,可以以三级航道单船载油量约1000~2000吨级为起点,航道通过能力约5000~8000万吨级的油量;至于云贵两广地区,可以从四级航道单船500~1000吨油轮为起点,水路年通过能力约2000万吨即够。尽管红水河上游南盘江——古障河与右江上游的驮娘河——泥洞河已规划了滇桂运河,但因地势太高,(海拔940m),水闸多、航道浅窄,通过能力有限,这条运河还不宜于油运,至于澜沦江——湄公河,是考虑向东南亚各国出口的。因此,相关的设施是从若开港敷设油管到金沙江下游洛溪渡水电站的雷波、红水河中游的大化瑶族自治县、右江上游百色和澜沦江大朝山水电站附近的临沦,然后通过水路下行或溯支流逆上,广袤的长江流域、珠江流地区就可以得到安全可靠的石油供给,甚至还可通过澜沦江向中南半岛的老挝、泰国、柬埔寨等国出口;至于天然气,最便捷的方法是和印度共同开发缅甸中部油气田,其储量达2.54万亿方,是世界十大储气国之一;另一种办法是通过印度洋港口输入,第三种办法是沿着第三欧亚大陆桥和印度共同敷设从伊朗南部油气田到印度和中国的输气管道。在能源合作问题上,中印关系是密切的。从伊朗进口油气,用管道输送比从土库曼进口要近2000公里,天气进入中国后和川中气田连接起来,分支到滇东和广西,于是桂滇二省的天然气管道可形成。

那么又怎样保证印度洋出口的安全问题和显示国家海上威力呢?我就很欣赏《环球军事文摘》(2007年10月左右出版,无具体日期)第15版编辑郑喻的文章《揣测未来中国军队武装的发展战略》,文章说:中国未来应建立以东平、中安、南海、西畅4艘航空母舰为首的航空母舰编队:第一航母战斗群东平号隶属黄海舰队,下辖34艘舰艇,保护海域为北太平洋;第二航母战斗群中安号隶属东海舰队,下辖33艘舰艇,保护西太平洋;第三航母群南通号隶属南海舰队,下辖18艘舰艇,保护范围南海;第四航母战斗群西畅号隶属南海舰队,下辖23艘舰艇和8艘攻击核潜艇,保护范围为印度洋。这样,以新的一轮思想解放为基础的国家安全体系便牢固地建立起来,为今后的中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安全保障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 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 游石.全属牛市泡沫争论再起,证券时报,2008年4月2日A3版

[4] 国务院2008工作要点,证卷时报,2008年4月2日A11版

[5] 崔民生主编.2007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 陈勇主编.中国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科学出版社,2007

[7] 周一良主编.清朝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8] 第三欧亚大陆桥构想,深圳商报,2007年11月1日A1版

[9] 林锡星.中缅石油管道设计中的美印因素,东南亚研究,2007年第5期

[10] 邝礼安.大力发展东西交通、推动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开拓东盟和南亚市场,2006年中国专家学者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座谈会优秀论文

[11] 邝礼安.与东盟和南亚一些国家区域合作的探讨,《风云》杂志,2007年4月

[12] 中国电力规划,水电卷,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年

[13] 报社编辑郑喻.揣测未来中国军队武装的发展战备,环球军事文摘第15版,2007年10月出版(无具体日期)

推荐访问:出海 观念 能源安全 建立 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