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工作计划

如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30 08:41:09   浏览次数:

摘要:中职数学教学的宗旨是服务于专业课教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必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本文分析了中职学校当前的教学现状,数学课重新定位和针对存在的问题及中职数学的特征提出了相应策略,以提高中职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关键词:中职数学;学生;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8-0083-02

一、中职数学教学现状

职业教育有良好的发展前途,国家政策倾斜,就业出路广,越来越受学生的青睐。然而随着中职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升学政策的调整等原因,中职教育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与挑战。学生起点低、差异大、厌学现象严重、专业学习大打折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职教育既喜又悲的困境?从某种意义上说,中考对中职学校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了。昔日百里挑一,今朝来者不拒,中职学校的生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大部分学生之所以选择报读职校,正是由于本身文化课基础差,特别是数学课,很大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学习能力普遍不高,因此他们进入中职学校后显然数学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学习自信心不足,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存在严重的恐惧心理,甚至有的学生有一种“望数生畏”的感觉。目前中职数学教材基本上是以数学的逻辑体系为主线展开,仍然是“概念——定理——例题——练习”的模式,重点关注题型和技巧的训练,很少去讲数学的价值、数学对科学进步所起的作用、数学结论的形成与发现过程等等内容。另一方面,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审题能力、提炼概括能力、基本运算能力相对比较欠缺,接触数学实际应用机会太少。带来的问题是学生对数学的认识片面和狭隘,认为数学学习就是不断地学习数学概念、不断地解题,与专业、工作没多大联系,学生缺乏数学应用的动机和自觉性,对数学应用缺乏起码的感性认识。

二、数学课重新定位

作为文化基础课的数学在中职学校不能不开,且要按照独立的、完整的课程来设置,关键是课程定位。中职教育的培养国家技能型人才的特点和目标,决定了它是与普通高中不同类别的教育,数学课应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为专业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服务,它着眼于普通劳动者的素质培养需求,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工具性。

现代企业要求中职生做到“零距离”上岗,也就是说进入企业就能独立承担工作,不用企业再进行岗前培训。为了适应企业这种需求,部分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校已经开始探索“2+1”的中职教育模式,也就是说前两年专业学习,第三年顶岗实习。“2+1”教育模式下,学生的专业学习时间比以前少了半年,但专业技能水平又不能降低,作为为专业课服务的数学课必然要减少授课的课时,这就要求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的推敲和精选,要讲生活中实用的、专业学习必需的数学知识,让中职学生学必需的数学,学有价值的数学。中职数学要以“实用、够用”为原则。本着这样一种理念,笔者认为,不管何种专业,数学课程目标应达到以下几点:(1)注重数学的生活应用;(2)注重与专业紧密联系;(3)注重职业问题的解决。这一目标,既能提升中职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又为专业技能的提升奠定了数学基础。

三、提高中职学校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策略

中职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中职学校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针对上述中职数学的教学现状,提出以下教学策略,提高中职学生数学的应用能力。

1培养正确的教学观念

中职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数学是学习专业课的工具,中职数学的学习服务于专业课。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经常性地通过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从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使问题得到解决。中职数学教学不要把数学纯粹的当成一门学科,它是专业课的根基,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要注重和专业课的联系,通过典型的案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课的重要性。例如,讲到微积分的时候,可以举例电工学中,交流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求解关系。体会到知识的用途,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到在用中学,学中用。

2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由于中职学生自身素质不高,自主学习能力差,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学习的宗旨是服务于专业课,因而在数学教学中密切联系实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倡反复实践,倡导学生自己编练应用题。应用题是数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编解应用题,激发学生对数学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体会用数学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学生自己编的应用题思路清晰,数量关系明确,解答起来容易,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身参与,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

3创设引入新知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认为数学教学应讲授从丰富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这些结构的数学发现过程,学习是指形成这种系统化的数学活动过程,而不是系统化的最后结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中职学生的认识基础和特点,通过选择生活实例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教师预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浸润在接近真实的情境探索知识的来源,最后水到渠成引出课题。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参与情境设置中的教学活动所获得的知识更易吸收,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情境体验能促使学生把所学数学知识与他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能让学生找到数学知识在实践应用中的切入点,从而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与能力。事实上,通常在课堂上直接传授给学生的数学知识,学生很少会在实践中主动地去应用。

4增加数学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涉及中职数学知识点的应用问题主要是指数学知识可以运用到社会生活以及专业的多个层面。对中职学生而言,主要是培养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首先能意识到并且能识别,然后再用相关数学知识进行简单应用。

教师选择学生能直接接触到的生活实例,并依照科学性、可行性原则进行编制,让学生体验应用的数学,把数学真正作为工具来使用,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数学本身产生于实践,一些专业与学科对数学方面的要求也会比较高,比如在计算机办公应用、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测量、机电专业、数控专业、汽修专业、电子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等专业学科都与数学联系密切、相互挂钩,但是现在中职数学课程很多都是将高中的知识进行压缩,然后简化成一套中职教材,跟专业的融合几乎是很差的,教师使用的同样的教学计划、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检测试卷,甚至连最终的评价标准也是一样的。由于数学教学本身缺乏专业针对性,使得学生感受不到数学对自身的专业学习以及对今后的工作和未来的发展有何作用,从而产生消极的学习影响。因此,在学生眼里觉得数学可学可不学,这样的想法让学生忽视了数学课的基础作用和工具作用,从而使数学教学无法适应专业服务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中职学校的课程改革,文化课堂逐渐削减,数学课也让数学老师越来越觉得难教,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因此,如何让数学更好地与专业结合,为专业学习而服务,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5加强数学教学工具设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运算是中职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数学运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中职学生在生产生活中数学能力的发挥。课余时间可以组织口算心算竞赛,渐渐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中职学校数学教学必须加强现代化信息工具的配置,让学生熟练运用现代化的工具,具备使用现代化工具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同时加强学生对现代化工具的运用,把学生培养的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例如,在讲授二次函数的几何性质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在计算机上应用几何画板的方法操作,观察抛物线的形成和变化,这不仅使得学生们深刻理解了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还可以让他们了解到几何画板这一数学应用工具。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增加学生对数学应用的兴趣。

6根据专业有针对性的教学

中职数学教学的宗旨是服务于专业课,因此,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结合专业课的例子开展教学。有必要时数学教师可以进行专业课浏览学习,或者偶尔听听和数学关系密切的专业课的教学课。这样使数学教师在讲授时会有备而来,举出和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应用实例。不仅仅提高了教学实用性,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专业课的学习也提供了帮助。

7加强中职数学课教师的专业学习,保障教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

中职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不适应专业背景下中职数学课的教学工作。因此,中职数学课教师的业务学习不应局限于纯数学知识,而应该加强对所任教专业学生所学知识的了解,并掌握该专业所需的数学知识,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中职数学教学必须转变观念。由知识型向能力型和应用型转化,“以能力为本位”,学生只有看到数学能够应用到专业以及实际中去,才能获得学习的动力,提高数学素养。加强中职学校数学教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发展和中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的实现,是当前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中职学校和教师必须创造性的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将课堂和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充分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责任编辑 赖俊辰

推荐访问:提高学生 中职 能力 数学 如何在


[如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