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工作报告

增权视角下的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25 10:04:55   浏览次数:

摘 要:留守儿童问题受到人们强烈的关注,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势在必行。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成为了关爱保护留守儿童问题解的新途径。增权理论的视角为社会工作的介入留守儿童所面临的心理、教育、去污名化等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方向。

关键词:留守儿童 社工介入 增权视角

一、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

潭深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这篇文章中对于中国留守儿童的问题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述评:总体来讲,农村留守儿童确实处于不利的情势下。这种不利不仅是由于家庭结构不完整所带来的亲情缺失,从而导致一定的心理、教育、健康、安全的问题,更在于各种不利结构的交织和可利用资源的匮乏。而当下,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有利的文本和不利的结构同时存在,使得问题分外复杂。留守儿童问题不单纯是“留守”所带来的问题,而是与更广泛、更深层的社会问题关联在一起,不可能通过一揽子行政措施和零散的项目解决。它是一个既紧迫又持久的问题,因此,对于政府、社会组织和每一个关注者来说,都任重而道远。[1]

我们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造成我国的留守儿童问题出现的原因十分的复杂,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也很多,作为社会工作者,能做的不仅仅是关注到留守儿童本身以及其问题,更多的还应该转换视角,注意到留守儿童身上存在的一些有利的因素,加以利用。善于结合留守儿童处于的农村这一环境,利用社会工作者掌握的社会资源,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同时还要发掘出更深层次的原因,从更根本上去做一些有利于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有益尝试。

二、农村社会工作与留守儿童

农村社会工作目前在国内没有较为公认的定义,根据张河清学者的观点,农村社会工作是指专业社会工作者和实际社会工作者(政府和准政府农村社会工作者)合作,以村庄为基础,持守社会公正、社会关怀和真诚信任的伦理情怀,以重建政府和农民信任关系和农民的自信心、自尊和权利意识为根本宗旨 ……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目标。[2]由此可知,农村社会工作是以农村社区为基础的、以人为本的综合社会工作的介入;它将社区发展的思路引入,即关注政策引导、社区动员与参与、增能等能力建设,也重视与政府建立合作伙伴;同时注重对社区居民的直接服务,从家庭、小组和个人的层面对农民提供面对面的支持和帮助。[3] 由此可见,农村社会工作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方面可发挥的作用可以涉及到很多的方面:可以利用到留守儿童所在的农村以及农村外的社会资源,涉及到留守儿童增权,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等一系列的相关方面。

三、增权理论给我们的在关爱留守儿童问题方面的启示

1976年,Solomon出版了《黑人增权:受压迫社区中的社会工作》一书,标志着增权取向实践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正式诞生。增权取向的社会工作认为,个人需求不足和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环境对人的排挤和压迫造成的,社会工作为服务对象所提供的帮助应该着重于增进他们的权能,以对抗环境的压力。

1.个人的无力感源于环境的排挤和压迫;

2.阻碍人的能力发挥的环境障碍是可以改变的;

3.个人的权能可以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增加和衍生

4.服务对象是有能力、有价值的,即使处于艰难环境中;

5.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是一种协同的伙伴关系。

增权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给了我们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方面的启示: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留守儿童所处的环境所造成的,加之外界的相关评价,留守儿童会产生无助感、自卑感等相关心理,造成学习等方面的问题。我们正是要看到这个视角上的造成留守儿童相关问题的根本原因。

社工应当看到留守儿童本身的能力和价值,这种能力和价值不是社会工作者给予的,而是儿童自身就具备的。社会工作者要做的正是帮助留守儿童发挥自己所拥有的能力,帮助其清除环境中的障碍,实现其价值。

范斌在《弱势群体的增权及其模式选择》中提到: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分析弱势群体的无权状况,进而区分弱势群体自我发展所需的个体增权、人际关系增权和社会参与增权等三个层次,最后结合我国弱势群体的现状和增权途径讨论“主动增权模式”和“外部推动增权模式”的关系及其适用性问题。[4]社工可以采用建立团体的方式来进行留守儿童的增能,对于个别问题突出的儿童,还可以进行个案工作的干预,同时社工还可以联系到农村社区,外界相关志愿者,基金会等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帮助留守儿童进行其能力的增强。在这一过程中,留守儿童作为主体,社会工作者作为留守儿童的伙伴,协助帮助留守儿童一道适应环境,去除留守儿童所处环境中的障碍,要看到留守儿童和社工这两方面可加以利用的资源。

这种增权理论下社会工作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介入有以下几点好处:

(1)强调尊重案主,去除标签化对于留守儿童的影响,鼓励留守儿童对其问题与需求的自主性。

(2)鼓励留守儿童参与同辈网络的建立。

(3)工作重心在增进与维系改变。增权取向的实践不仅增进留守儿童的自我效能、建构同辈网络来提升其权力,长期上还应训练留守儿童的能力,继续增进与维系留守儿童的改变,最终成为掌握自己命运、机会的有权力者。

留守儿童增权是一个过程,这也就决定了留守儿童增权需要一个持续性的评估。这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建立留守儿童发展档案以及长期追踪留守儿童相关情况是不谋而合的。

参考文献

[1] 潭深.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2011-01-10

[2] 张河清.农村社会工作[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

[3] 孙可敬,傅 琼.农村社会工作与我国留守妇女社会支持网的建构———基于农村留守妇女的安全感解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報(社会科学版).2010-09-15

[4] 范斌.弱势群体的增权及其模式选择[J].学术研究,2004(12)

作者简介

吴佩澄,1997年7月,男,汉族,河北沧州人,本科在读,现就读于河北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推荐访问:社会工作 留守 视角 介入 思考


[增权视角下的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