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工作心得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土壤地理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14 08:38:42   浏览次数: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土壤地理学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内容少、教学方法落后、学生积极性不高等现实问题,提出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从土壤地理学实验课程设置、实验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寻求能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高的土壤地理学课程实验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土壤地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一、引言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何培养新型人才、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已成为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而实验教学作为重要的高等教育形式,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创新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学科的交叉发展及就业趋势的变化,对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除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外,更需要具有开拓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土壤地理学是土壤学和自然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是以土壤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特殊矛盾为对象,研究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规律、土壤资源的评价与开发利用以及土壤资源保护的科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土壤地理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及学科综合素质方面是理论教学无法替代的。

二、土壤地理学课程实验教学现状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从2005年开始招收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在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中,土壤地理学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但土壤地理学面临实验课程设置的内容少、教学方法落后、学生积极性不高等现实问题,亟待开展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实验课程改革。

1.设置的实验内容少,且基本为验证型实验。目前,各高校专业课时严重缩水,本校土壤地理学的实验课时减为8课时,导致所设置的实验内容有限,主要是针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实验,如土壤剖面观察及样品的采集、土壤吸湿水含量的测定和土壤机械组成测定。这些实验属于只要求掌握环刀、天平、烘干箱、比重计等传统仪器,按章程操作就能完成的验证基本理论的验证性实验。这些实验的设置缺乏研究方向,实验之间缺乏联系,单一土样的测试结果缺乏对比性,对解译土壤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价值不大,因而这类验证性的实验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同时,对土壤的肥力、自净能力、缓冲性能等性状的解析以及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土壤的性状差异的分析等缺乏相应的实验,课程实验内容的设置过于单一,与理论课未能有机结合。

2.教师主讲的实验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目前,一个土壤实验大概安排2学时,为了让学生在2学时的实验课上顺利完成实验任务,教师都是提前准备好实验仪器和药品,详细讲解实验原理与实验内容,并演示一番,然后由学生照做。这种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为辅,学生机械地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造成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强,不利于科研能力的培养。

三、土壤地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1.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高等师范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具体的做法有:一是将相关科研项目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增设一系列创新型实验项目(如桉树林与阔叶林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不同植被条件下水土流失情况对比等),丰富实验内容,使学生在实践应用环节得到更多训练的机会,通过实验更好地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提升实验质量。二是突出土壤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增设相关综合性、开放性实验项目(区域土壤调查,分析不同土壤的形成机制;区域土壤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石油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研究等),这可激发学生参与创新、自主创新的兴趣,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2.以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热情。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探究的教与学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精神,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探究式实验教学中,教师由传授型转为指导型,指导学生根据学科研究热点或身边遇到的土壤地理学现象或问题来自主设计实验课题,并组织学生以实验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已学知识和网络资源,进行课题分析和实验方案的设计,开发实验室,让学生自主分散做实验。整个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大胆使用新方法,提出新观点和新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为主动的探索性学习。此外,鼓励学生以论文的形式提交实验报告,培养其科研能力。实验成绩评定综合考虑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提出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方法的合理性,以及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较全面地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实验设计和实验动手能力。

3.构建土壤地理学野外实习基地,将野外实习与校内实验紧密结合。野外实习是学生理解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校内实验的延伸,构建能承担土壤地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任务的野外实习基地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目前,我校除了要充分利用庐山综合自然地理实习基地外,本着低成本和交通、生活方便的原则,结合区域优势,构建学校周边的实习基地。如茂名市小良水体保持实验推广站,被联合国选为“人与生物圈”的科研基地之一,它是我们研究南方土壤退化和改良机制的绝佳地点;此外,粤西最高峰大雾岭自然保护区主峰大田顶海拔1703.4米,可在此进行土壤多样性和垂直分带性的研究。同时,实习路线可根据室内实验项目并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来确立,分配好各组学生的具体任务,强化考核方式,改变学生以往实习走马观花的局面。

四、结语

土壤地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应通过实验课程改革,充分利用好实验课,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达到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春龙,邵红艳,等.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85-86.

[2]徐紫云,等.与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08(8):85-87.

[3]袁田利.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与创新能力培养[J].经济师,2009(3):107-108.

[4]李晖,等.“水文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教改研究,2012(95):20-21.

[5]衣华鹏,张鹏宴.土壤地理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3):93-94,97.

推荐访问:土壤地理学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探讨 课程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土壤地理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