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演讲致辞

县级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实践与思考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16 08:38:44   浏览次数:

【摘 要】本文阐述了县局农业气象服务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新农村气象服务,探索农业气象服务手段,增加基层农气业务经费投入,重视基层农业气象业务人才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与途径,以便更好地搞好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农民增收。

【关键词】气象服务;现状;问题;措施

0.引言

农用天气是指对整个农业生产活动和作物生长过程影响较大的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比如:冰雹、暴雨、干旱、寒潮等。农用天气预报是从农业生产需要出发,在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农业气象预报的基础上,结合农业气象指标体系、农业气象定量评价技术等,预测未来对农业有影响的天气条件、天气状况,并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具体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和建议,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性服务的农业气象专项业务。开展农业气象预报和情报服务,就是对农业生产提供咨询和建议,以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规避不利气象因素,采取适当的农业措施,促进农业丰产,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县局农业气象服务发展现状

近些年围绕县级服务当地,充实加强,深入一线,支持上级,满足当地农业生产与农民的服务需求,各县局根据本县农业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与之相适应的农业气象服务。

1.1农业年景预报

在年度气候背景预测基础上,逐步发展了基于统计模型的三类农业年景预报(农业整体形势、粮食产量形势、单项作物年景),用于决策服务。在年末提供翌年,后年初提供当年的农业整体形势预报;提供夏粮、秋凉和全年粮食产量丰平欠形势展望,尤其针对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展不同灾害指数年份粮食生产能力的产量预测。

1.2农林病虫害灾情分析预报

县级单位开展了农林病虫害监测,根据天气情况,气候预测,以农业气象周报旬报月报为主,为农业提供了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流行等灾情农情预报。

1.3 发布灾害性天气预报和预警

依托电视、广播和现代通讯技术,把针对广大农民和农业生产的实用气象信息无缝隙的送到农民的手中。在重大气象灾害发生前,及时把气象预警预报信息通过电话等方式通知给村委会,由村干部负责,及时通过大喇叭广播的形式把气象预警、预报信息通知到每一个农民家庭,使广大农民群众对突发的气象灾害提前做好预防,把气象灾害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1.4 人工增雨和防雹

根据以往人影作业的经验,建设了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作业系统,积极开展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

2.县局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农业气象服务存在很多不适应发展需要的问题。农业气象观测能力明显滞后,观测资料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农业气象实验基础落后;农业气象队伍基层力量薄弱,农业气象业务产品有限,针对性不强,实效不高、覆盖率不够,不能充分满足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农业气象业务的科技支撑乏力,分析评估产品定性多、定量少,农业气象业务技术仍显落后;农业气象业务与天气气候业务有机结合不够,不能充分形成整体优势、共同推进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科学发展等。

2.1农业气象监测网络不够完善

现有的各县气象站大多处于县城附近,大部分区域气象站也都建在各镇政府附近,采集到的气象资料与农田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观测到的温度往往偏高,像冬季低温冷害具有很强的局部性,无法对农田的具体情况作出准确的预报。

2.2农业气象业务人才缺乏

农气人员的业务能力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大部分县局没有专业的农业气象业务人员,一线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人员短缺,测报、预报和农气实行大轮班,农业气象业务人才队伍现状令人堪忧。农气人员普遍认为农气都是体力活,谁都能干,也就没什么好学的,上级也很少组织学习,这样长久下去将会形成恶性循环,势必会影响农业气象服务的发展。

2.3服务产品有限且针对性不强

农业气象服务的产品仅限于部分农作物,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调查农作物的品种、范围不够,不能真对各种农作物的气象灾害影响作出全面分析,农业气象服务领域需进一步拓展。

2.4 农气科研业务发展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

农气技术人员深入田间不够,很少和农民沟通,不能对农民进行实时指导,故而使农气科研与实践脱节。

3.做好农业气象服务的方法和措施

3.1 加强农业气象设施建设

搞好农业气象工作,增加在农田之中的观测站,充实完善农业气象监测网,使得预报更切合实际。

3.2 加强农业气象人才的培养

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迫切需要人才队伍的保障,要加强农业气象业务科技队伍与专业研究团队建设,大力扭转基层台站一线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人员短缺的局面。在加强农业气象专业科技队伍建设的同时,还要十分重视农业气象科普队伍建设。加强农业气象科普工作,提高农民和农村气象信息员的气象科技素质。

3.3 拓宽农业气象的服务领域

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农业防灾减灾、农业保险的需要,做好主要粮食与经济作物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评估,加强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与评估。粮食与经济作物针对干旱、洪涝、霜冻、冷害等,设施农业针对日光室温低温寡照、积雪、大风、沙尘暴等,林业针对低温冻害、寒害、大风、冰雹等,畜牧业针对黑白灾和转场灾害天气等,渔业针对低压泛塘、低温、大风、海雾等特色农业依据区域灾害特点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与评估,为农业生产和管理者采取相关防灾减灾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和咨询服务,为农民及时服务。

3.4大力开展农业气象移动观测和野外调查

以了解、掌握农业生产状况、农业气象灾害、病虫害等以及应急服务的需要为目标,开展农业气象灾害的应急调查及农作物长势、种植面积、播种或收获进度、土地利用动态等观测。除配备常规观测设备仪器外,需分级、分区、分类配备机载设备、车载设备、新型便携式设备等农业气象移动观测与野外调查设备;建立移动观测与野外调查资料处理与传输平台,提高农业气象移动观测与野外调查能力。

3.5强化面向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的农业气象服务

开发精细化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开展农用天气预报服务,加强对各种农事活动的气象指导;强化精细化农业气象情报服务;加强农业生产的气象咨询服务,提高农民利用气象信息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和防御灾害能力。依托公共气象信息发布平台,综合运用计算机、卫星通信、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建立覆盖城乡社区、立体化的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发布系统,解决农业气象信息发布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在上级指导下,全面开展面向农村、农民的农业气象服务,开展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和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

3.6 加强农业气象科研成果的推广

进一步加强气象科学普及工作,推动农业气象科技下乡、进村、入户,使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产品、农业气象使用技术能为民所用,真正转化为农业生产力。

4.小结

随着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对农业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县级气象局要是充分利用气象部门的现代化设备和技术优势,提升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提升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能力,大力提高业务能力、完善农业气象监测网络、拓宽农业气象服务领域、做好宣传及农业气象信息的发布工作,为农业减灾防灾,保证农业增产丰产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冯秀藻,陶炳炎.农业气象学原理[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

[2]费秋英,古建泉,唐国芳等.应用气象概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01-64.

[3]罗汉民,阎秉耀,吴诗敦等.气候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283-306.

[4]闫斌,陈绍清.气象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作者简介:魏明英(1985—),女,汉,河南商丘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大气探测气象工作。

推荐访问:县级 气象 实践 思考 农业


[县级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实践与思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