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职业总结

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27 08:58:42   浏览次数:

【摘要】高中数学是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不断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可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是新的历史时期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高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比较差的原因,进而为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提出了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应用能力培养;有效策略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受到高度的重视。作为一门和现实生活具有紧密联系的学科,高中数学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数学学科是一门具有极强逻辑性的学科,尤其是对于高中数学来说,高中数学中所学习的知识可以很好地在現实中应用,进而解决很多棘手的问题。因此,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综合能力,使学生可以很好地利用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是高中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

一、学生数学应用能力较低的原因

(一)数学教材的编订不太合理

在过去的实践中,高中数学教材已经经历了很多次的改版,但是最新版的教材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包括重理论轻实践、例题以及材料过时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另外,数学教学内容涉及十分广,因而需要更多的教学时间,但是在高中的教学中,每一科的教学任务都很繁重,不可能留给数学教学更多的时间。在这样客观条件限制下,一些教师为了跟上教学进度,多采用“填鸭式”或者“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一直处于十分被动的位置,被迫接受教师传输的知识,根本无法就知识理解进行独立的思考。另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数学资料与教材并不一致,因此很多学生经常将时间用在各种资料的解题中,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发展是不利的。

(二)数学教学评价方式不够合理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若数学教学的评价方式不合理,会一定程度地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对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不利。以往,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多采用终结式评价,就是仅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这样的压力下,学生被迫沦为做题工具,尽管理论知识十分丰富,但数学应用能力并不高。

(三)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将学生成绩的提高作为唯一的教学追求,因此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提高。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导致学生的应用能力比较低。而且,一些教师对教材的钻研力度不够,不能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因此导致学生无法进行系统全面的数学学习,对其应用能力的提升不利。

(四)学生自身的数学应用能力比较低

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让学生使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知识。另外,由于学生自身的生活阅历有限,因此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是有限的。此外,当前我国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几乎全部都是以班级授课制为基准,在这样的环境下,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其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存在差异,产生十分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另外,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十分单调,学生没有为自己留出更多的空间进行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因此一定程度地限制了数学应用能力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首先需打消学生对学习的恐惧。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式,而要提高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使学生对数学应用具有全面的认识,使学生可以从内心深处认识和理解数学的价值和意义,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强,并进一步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认识源于实践,数学作为一种认识的概括和凝结,自然也不例外,与实践具有密切的关系,学生应当对此有充分的认识。

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促进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问题中的使用,促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使学生的实际体验得到增强,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发挥自己钻研的能力,优化教学内容编排,使其能够清晰表达抽象数学概念的同时,可以在实际操作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多元化的角度进行思考,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只有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才有调动学生主体意识的可能,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切身地体验计算的成功,进而获得成就感,才能克服学生在数学应用时的障碍和恐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内驱力是学生提高数学应用意识的最佳方式。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还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数学应用能力,要想提升数学应用能力,提高逻辑分析能力、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运算能力是重要的基础。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实际的生活案例和教学内容进行紧密的结合,设计成开放性试题,让学生进行独立或者讨论解决,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举例来说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某一科技研究所需要测试最新的产品,并选择出A、B两种产品作为测试对象,研究所需根据产品的费用和重量等进行安排,A、B两种产品的数据如下表1所示。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安排这两种产品,实现收益的最大化呢?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首先需要考虑产品费用和费用限额,同时重视费用、质量以及效益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就可以利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习的线性规划知识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可以假设A产品x件,B产品Y件,预估收益z=80x+60y。这样就可以根据将上述方程进行转化,即4x+3y=0,在坐标图中将这条直线画出来,然后平移,就可以看到当直线经由某一点时,Z即可获得最大值。经过方程求解,这一点为(9,4),所以Zmax=80×9+60×4=960(万元)。由此可以知道,产品可以获得的最高效益是960万元,此时A、B两种产品的数量分别为9件和4件。只有深刻地掌握有关知识,学生才能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主动运用已学习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对问题的探索中,将所学知识进行应用转化,才能掌握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提升学习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安排一些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继而解决问题,最终促进学生数学运用能力的提高。举例来说,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运输中的效率问题进行计算,对实际生活中的建筑进行假设运算,经济中的函数比值变换等进行计算,这样的计算均能使学生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最终实现数学应用能力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除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均有渗透,因此,数学是一种具有极强技术化倾向的问题解决方式和工具。这就需要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综合能力,对学习的知识进行综合利用,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掌握更深层次的数学理论知识,而且在实际应用中方式应当更加灵活多变。

举例来说,若甲、乙两地之间的总长是s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匀速驶往乙地,在行驶的过程中,它的速度不能在c km/h 以上。已知汽车在行駛的过程中,每个小时的运输成本包含两个部分:固定部分和可变部分,固定部分为元,而可变部分和速度之间的平方值成正比,比例系数为。那么(1)设A地至B地的运输成本为,使用以为自变量的函数表示出来,并计算此函数的定义域。(2)为了使汽车全程运输的成本最低,汽车最恰当的速度为?在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解决时,学生就需要运用学习过的相关知识进行数学建模,分析其中的关键因素,以此为基础进行数学模型的建立,检测自己的数学综合能力的情况。

综上所述,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时,要想促进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提高,首先需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进行锻炼,进而使学生可以使用学习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促进“有价值的教学”的实现,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柳升超.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2]游顺利.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方法研究[J].祖国, 2017(02):210.

推荐访问:高中数学 培养 策略 能力 关注


[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