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入党申请书

巧援审美因子,提高教学效能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27 08:50:53   浏览次数:

摘要: 本文就巧援审美因子问题,着重从重视审美因素、挖掘审美因素、善用审美因素慎援审美因素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教学效能。

关键词: 审美因素 重视 挖掘 善用 慎援

我国数学家徐利治认为:“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审美能力,即能增进学生对数学美的主观感受能力。”因此,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数学教师要积极利用数学审美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数学美与学习兴趣有效地结合,使数学课堂成为吸引学生的一个磁场。

一、教师要重视审美因素

美,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美,使人向善;美,使人崇真。对于数学中随时出现、稍纵即逝的审美因素,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不能袖手旁观,应紧紧把握机会,生成为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绩效。

1.数学中的审美因素能“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那他对数学问题会更加勤于思考,乐于钻研。

2.学知是为了做人,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是数学教师的职责所在,数学美育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培养一个人完善的人格品质,帮助他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数学教育家辛钦说:“根据我的多年经验,钻研数学科学会在青年人身上循序渐进地培养出道德色彩明显,并进而能够成为其主要品德因素的特点。”

3.数学审美因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主要以数形之间的直观想象,探索过程中的合情推理,从有限到无限的形式模拟,数学结构之间的关系猜测等思维形式为代表。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一个代数式。特别是数形结合在中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发挥自己思维上的主观能动性都是很有作用的。

二、教师要挖掘审美因素

著名数学家庞家策认为:“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有至高的美。”

1.挖掘教材中的数学美。

和语文学科不同,语文的审美因素直接在文本中体现,数学美是一种很含蓄的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美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因素。新课程改革之后的教材在编排上增加了许多插图和阅读材料,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加深学生对数学美的理解。如八年级(下)教材在《勾股定理》之后安排的阅读材料“美丽的勾股树”,使得学生在学习勾股定理的同时发现了它的美学价值,大大激发了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研究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2.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美。

数学即生活,生活即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有很多审美因子。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和地位,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好奇和喜探究的天性。如八年级(上)学习“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这一章节时,结合校园的各个花坛及其它建筑,让学生从数学美的角度研究设计花坛布局的方案,让学生充分体会几何知识在建筑标志中的设计应用,通过对美的欣赏,加深其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3.挖掘教学过程中的数学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把数学美反映出来,向学生展示各种数学美,学生才能从中感受到数学美,在美的意境中不断受到感染、熏陶。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知识外化为声形并茂的动态画面。数学美尽情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枯燥的理论生动化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了,简单的结论丰富化了,静止的画面动态化了,进而课堂教学效果也提高了。与此同时,教师还配以美观、整洁、规范的板书来陶冶学生爱美、欣赏美的情

操,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实现提高数学教学效能的目的。

三、教师要善用审美因素

1.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的美去感染学生,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身为教师,仪表要纯朴、清新、淡雅、自然,给人一种整洁、大方的美感;教师简洁的语言、深邃的道理、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推理、美观的图示、创新的板书等,均能成为学生喜欢教师喜欢数学的理由——教师高雅的数学气质征服了学生。

2.用审美因素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教学效率。

如学“勾股定理”时,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有关纪录片,让学生了解《九章算术》,了解数学史,了解古人对“勾股定理”的证明及其相关的运用实例。一方面,多媒体绚丽多彩的画面切换,让学生徜徉在美的情境中。另一方面,学生从数学史中知道我国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爱国之心、爱数学之情油然而生。在此情境下学习,学生有了自豪感,有了内驱力,学习效能自然优化。

3.让审美因素升华,引导学生创造美。

数学教学的最大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因此,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更要教给学生应用数学美去创造数学美。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之后,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展示一些由基本图形翻转得到的轴对称平面图案,让学生欣赏其中的动态美及对称美。之后,可以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典型实例了解并欣赏物体的镜面对称,由此引申到人的镜面对称,对学生进行审美观念的渗透与培养。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轴对称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并加入平移与旋转,体会对称与参差的和谐美,并展示他们的作品。学生通过欣赏美、感受美,最后创造美,既提高了审美素质,也发展了审美能力。

四、教师要慎援审美因素

数学教学中巧用审美因素,目的和结果都是为了提高教学效能。教师在教学中要慎用,切不可随大流,有意作秀。我们在不少公开课上,看到教师为了展示数学美,做出了精美的课件,课上光影变幻,图张更迭,令人目不暇接。一堂课仿佛变成了唯美的展示课,学生也大饱眼福,但回过头来,学生根本没学到什么东西,心神都被光怪陆离的声像吸引了,得不偿失。因此,教师要巧援审美因子,每堂课进行充分预设,课堂上发挥教学机智,抓住生成资源,如此才能真正提高数学教学的效能。

参考文献:

[1]易南轩.数学美拾趣[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03,(07):66.

[2]莫江文,肖春梅.数学美在中学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应用[J].河池学院学报,2005,(02):82-85.

[3]马建华.大千世界的数学美[J].中学生数学,2005,(15):35.

[4]闵长江.数学的一般化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

[5]周高田,储昌国,骆洪才.中学数学方法与问题解决[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5):26-29.

[6]罗玮晖.认识数学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4):13-14,18.

[7]赵博.论数学美及其教育功能[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0).

[8]李红霞.美的原则——浅谈如何在高等数学中挖掘数学美[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0).

推荐访问:因子 效能 审美 提高 教学


[巧援审美因子,提高教学效能]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