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建设工程合同

关于地理学人才培养的思考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16 09:17:44   浏览次数:

一、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 专业课所占比例低,总教学时数少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对公共必修课、通识类选修课和课程教学总时数的总量控制,各专业的课程结构都表现出专业课所占比例低的特点。如以2006级地理科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安排为例,各类专业课的时数仅占总教学时数的60%。

具体到课程的安排,以近20年来地理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及其教学时数的变化来看,过去十分强调的自然地理基础和区域地理的教学量大大减小,现有的教学时数分别仅为20年前的30%和36%;地球概论、地图与测量、气象与气候学三门课的教学时数也略有所减;经济地理学和地理教学论保持不变;不过,新增了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和人文地理学二门主干课程。虽然总体上看增加了人文地理的分量和新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但其教学总时数从1986年的1098学时降为1996年的900学时,到2006年再降到684学时,与20年前相比,专业主干课的授课总时数减少了38%。

除了专业主干课外,各类实验课程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压缩。目前单独列出来的实验课程只有自然地理实验,其它如地球概论、地图与测量、地质学基础等课程已不再独立安排实验课,即其实验都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最关键的是,一旦做了实验,课堂教学时间就相应地减少,实际上也是变相压缩了教学时数。就算是单列的36个课时的自然地理实验课,其教学时数也仅仅是20年前的1/2。

专业课教学时数少,实验课不被重视,影响了专业基础的构建,也不利于学生专业思想的稳定。

2 专业实习时间短,经费严重不足

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在学期间的专业实习时间仅20天,而20年前地理专业的实习包括地质学(5天)、水文地貌学(5天)、植物土壤学(10天)、中国自然地理(5天)、中国经济地理(5天)五次集中性的实习,共30天;此外,地质学、水文地貌学、植物土壤学还有多次周边近距离的野外实习。实习时间的压缩,一方面是由于各种课程结构比例导致的后果;另一方面,实习经费的严重不足,使实习举步为艰。

过去的野外实习安排不但有主讲教师,还有派出“打前站”去安排食宿的教师、专管后勤的教师,一次实习,每个班至少有三至四位教师参加,而且从教师到学生都从来不必为这种计划内的实习经费担忧,学生只需要缴就餐费,并且等到实习补助经费发回来,实际上学生也没有什么负担了。

现如今的野外实习经费,把四次专业实习的经费综合起来计算,平均约30元/人/天,这基本仅够每天的租车费,路桥费、住宿费和一些必要的门票费都只能由学生自己担负。不仅如此,这笔经费还包括了教师可以享受的80元/人/天的住宿标准和30元/人/天的出差补助,这些钱根本没法在实习经费中兑现,一些支出不得不转移到学生身上。因此,不少教师都自觉地选择尽量便宜的旅馆。其实教师还有一个难言的苦衷,每次实习,由教师陪同司机吃饭、承担餐费已经成为不成文的规矩。因此,有的教师说:“实习时间越长,我们亏得越多”。尽管如此,绝大多数的教师还是希望能给学生安排更多的实习机会。

实习时间不够,经费不足,严重影响了实习的效果,也加重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3 毕业论文基础不扎实,创新性不强

在统计了2004-2007年共4届5个地理科学专业班的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情况后,我们发现存在着普遍的共性,大多数的学生喜欢选择热点、资料堆积型的、偏向社会科学的选题,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这类问题关注和研究的人较多,资料好找。而对于地理特色突出的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论文,学生问津的少之又少,即使做的是自然地理方面的论文,也尽量选择可以借鉴二手资料的选题。同时,就算学生想亲自获得第一手资料,往往由于实验仪器缺乏、经费不足等原因,也给论文写作带来限制。

虽然论文的选题明显向人文地理集中,但从论文的优秀率来看,却远逊色于自然地理的论文。探究其原因,最主要是因为人文地理涉及面很广,往往需要同时考虑地理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多个方面,而学生涉世未深,且相应的人文地理方面的课程设置又较少,学生未能深入领会其理论向实践应用的转化,缺乏高瞻远瞩的能力,所以较难写出好的论文。此外,在人文地理类的论文中,又以土地利用和旅游资源开发的资料分析类选题所占的比例较大,由于模式基本固化,也较难取得突破。相反,自然地理和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研究较易取得突破,但由于对实验手段与操作应用的不熟悉,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教学论方面只开设了《地理教学论》、《地理课外活动研究》和《地理CAI课件的制作》三门地理教育方面的课程,虽然还有八周的教育实习,但还是远不能满足学生深入了解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的需要,因此也未能较好地发现中学地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深入地进行研究,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结果,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简单的梳理与拼凑,成为不少学生毕业论文的首选方法。研究方法的单一陸与选题的趋同性,使研究的成果难以取得创新性的突破。

4 不能体现真正的学分制,专业选修课名存实亡

虽然学分制改革已基本完成,但实际上学生并没有享受到学分制带来的多少实惠。暂且不提修完学分提前毕业给管理等多方面带来诸多困难而难以实现,就是选修课程,实际上也剥夺了学生不少的权力。以专业选修课为例,由于地理专业每年只有一个平行班,所以同组选修课不可能同时开课(每个自然班的学生都不到40人,势必会造成至少一个选修课班的人数少于20人),只能由学院认定选开哪门课程。其实这并不是惟一的原因,选修课开多了,实际工作总量与教学总时数不相符怎么办?教学报酬如何计算?有些课没人选,教师的面子哪里放?若跨年级选修,要频繁修改教学计划,怎么办?教室资源也会因倍数增长的选修课体系,而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为了回避这些尖锐的问题,实际上,很多专业选修课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选开”课。

二、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

1 有针对性地实施专业技术教育

在学校统筹管理课程结构设置的前提下,要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只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但关键要让“墙”能起到防风、御敌的效果。因此,结合地理科学专业兼容理科和文科性质的特点,很有必要同时加强实验操作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教育,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具体的做法是,对自然地理类的课程,除了要考虑增加实验课时外,要有计划地向学生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自主实验,在实验中学习。对人文地理类的课程,一方面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有师资队伍的优势,逐渐把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人文地理的系列课程建设成为双语示范课程,锻炼学生直接阅读与借鉴外文资料的能力,以便能更直接、更快地把握学科发展的新动向。

2 加强师范与实践技能训练

师范技能的训练只有在真实的课堂中才能磨炼出真正的本领。因此,对于地理教育类的课堂教育,现有的课程设置已基本能满足需要,而其急需的是更多的锻炼机会。具体的做法是延长教育见习时间,创造机会接触中学的活动。在教育实习前的一个学期安排见习,这必须设置为一门课程或是专门的社会实践,保证每周至少有一个下午或持续六周以上的时间,安排学生到中学参与或指导地理教学活动。通过鼓励学生参加中学科技活动的指导,和组织地理相关的主题活动等工作,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与专业技能。此外,还要考虑增设专业研究课程,通过由教师直接指导学生参与项目课题研究和参与挑战杯等学生的课外科研立项,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发展,真正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建立“1+1”培养方案

地理是门知识面涉猎很广的学科,既要完成学科基础教育,又不能放弃素质教育,还要追逐学科发展的新领域,有限的教学时间实在难以面面兼顾。鉴于目前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进一步发展深造的专业方向渐趋多样化与边缘化,很有必要及早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兴趣与研究方向。因此,把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为必修模块,把选修课划分为三个模块,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教育(考虑到已有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故不设为选修模块),实施“一个必修模块+一个选修模块”的人才培养方式,要坚决克服选修课开设的困难,使学生既能全面掌握地理科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又能培养某一专业方向的特长,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强化专业方向基础,利于学生进一步深造,也能扩大就业的机会。

推荐访问:地理学 人才培养 思考


[关于地理学人才培养的思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