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知识产权合同

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20 08:39:55   浏览次数: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技术、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特点,能产生强烈的演示效果,在地理教学中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为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益的帮助。笔者就在多媒体教学中如何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做一浅显的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中学地理 优化教学

一、引言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空间系统的科学,是一门内容丰富、领域宽广、学科思维综合能力强的课程。然而传统的中学地理教学模式是“粉笔+黑板+挂图”,光靠教师一张嘴在表演,整节课都是静态教学,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学习效果不理想。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及设备的普及,素质教育提上日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也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学习中,学生不再满足教师的静态教学,更需要大容量、现实感强、调动各种学习器官的动态学习。【1】由于多媒体能将枯燥乏味的地理知识动态化、形象化,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能够拓宽课本知识体系,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所以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归纳、总结,浅谈运用多媒体对优化地理教学的几点看法:

二、多媒体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优越性

1.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地理知识涉及面广,有很多理论性的知识,学生难以掌握,抽象性知识也不少,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感,从而对地理课不感兴趣,甚至产生畏难的情绪,对知识的学习极其不利。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讲授的知识具有动态感,图文并茂,再配上音乐,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变静为动,克服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

例如,在介绍《长江》一课的课前2分钟,可以播放长江的一段影视片段,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一段影视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当讲到我国的河流和湖泊对人类有什么影响时,可以播放一些河流和湖泊图片,启发学生讨论,这样学生可以得出河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如水资源、水能资源、航运价值等,同时也可以知道河流也会造成水灾。多媒体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

2.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

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形象材料,是地理学科的骨架,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信息。因此,读图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贯穿始终的基本技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多媒体地理教学中,它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全面的读图、用图乃至制图的重要本领。

例如,利用幻灯片可以增加图的用量和文字的输入量,根据需要还可以使图形由小变大、由虚变实,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由远到近,提高图的清晰度、透明度和区分度,有利学生读图、填图、图文转换。所以,采用一定的图像来帮助学生理解,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有利于突破地理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地理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和过程是比较抽象的。如地震的产生、地震波的传播,地壳运动等,即使有模型也难理解。如果借助多媒体,利用活动投影片来制造模拟的运动现象和过程,化不可见为可见,化抽象为形象,配之以精练的讲解,学生能直观地反映这些地理现象,知识重难点会因势利导得以突破。

例如,讲“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和世界各地昼夜长短变化”这一问题时,可制作一幅旋转片,把绘有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地球示意图投影片作为底片,把绘有太阳光束和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的投影片作为旋转片,演示时转动旋转片,使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逐渐南移,可见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由最高值逐渐变小,白天时间逐渐变短,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的范围越来越小,南半球正好相反;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赤道上时,南北半球同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昼夜平分;当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到南回归线上时,北半球昼最短,北极圈以内全是极夜,南半球正好相反。通过投影演示,使学生耳闻目睹,一目了然,重难点迎刃而解。

4.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地理教学中德育功能的落实

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也是工作的重点。特别是对中学地理教学来说,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完成得好坏,是检查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要使德育教育融入地理知识的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有独到之处。

例如,在讲述“我国的工业生产”时,利用录像对比建国前后工业生产的状况,学生很容易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结论:旧中国工业生产存在依赖性、片面性和落后性;而新中国的工业生产,仅仅走过四十几个春秋,却取得了丰硕成果。学生通过实际材料的对比,自然产生了热爱祖国、热爱党的强烈感情。

三、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注意点

1.多媒体运用不能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多媒体是现代化教学工具,在教学中确实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的兴起容易导致出现另一极端,许多教师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致使学生感觉是看老师演戏。多媒体是一种教学手段,但不是唯一的,作为教师首先应当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多媒体发挥最佳教学功能。

虽多媒体教学有效的提高了地理教学效率和质量,但也应注意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多媒体教学仍处于教学中的辅助地位,即使多媒体完成了许多人力所不及的任务,也不能代替教师的全部工作,教学过程的诸多环节仍需教师来组织实施,所以对一堂课的评价重点应该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

2.多媒体教学应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不能取代板书

由于多媒体教学的推广和运用,很多地理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已经脱离了粉笔和黑板,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的教学功能是现代化教学媒体无法取代的。黑板即时重现能力强,随写随看、随擦随写,内容可以方便地增删,教师在教学中时有灵感突来,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结合传统教学手段,恰当运用好板书和多媒体的结合,能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另外,我们一些老师习惯了用多媒体教学,每节课都设计好多媒体教学方法,教案也写在电脑上,一遇到停电或者机器故障时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所以,我们平时备课除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之外,也应该对突如其来的状况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3.根据教学需要恰当选择多媒体,避免出现“画蛇添足”

在地理教学中并不是每框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应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处理运用多媒体,避免出现由于学校的鼓励而运用多媒体的“盲从”误区,杜绝片面追求课件的完整性,将教材中浅显易懂的内容大段大段的原封不动地搬到投影屏幕上,甚至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打在幻灯片上。教师在备课和课件制作过程中,尽量呈现典型、有深度、能触发学生思维。我们在制作课件时,尽可能采用易于操作的计算机软件、课件。教学课件要从符号、图形、色彩、声音、节奏等多方位的视觉和听觉心理功能进行设计和开发,还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环节选择最合适的媒体。另外,在幻灯片的空白区域很多教师习惯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很花哨的动画,这样做是不可取的,与教学内容相比,它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注意力分散。

4.解决好课件的播放速度与学生记笔记的关系问题

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板书的同时学生也完成了记笔记的过程。在多媒体教学方式下,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是播放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或是用flash软件制作的动画。给学生播放时,学生往往看到图就看不到文字小结,要求学生做笔记的话就要在图片和文字之间进行切换,就可能出现学生记了笔记忘了听课,听了课又忘记了做笔记。教师最好能事先把课件以讲义的形式打印出来发给学生,或者,一些重要的板书依然应该写在黑板上,便于和幻灯片中的图片相对照。这样学生就可以专心听课而不用再想着记笔记的事情了;或者尽量调节好演示课件的速度,留下学生思考与记录的时间,绝不要一味赶时间。

四、结束语

总之,多媒体教学是科技进步的表现之一,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一种手段,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教学中应把握好“度”,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要想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的诸多功能,还需要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在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认真研究,使多媒体技术真正融合进地理课堂教学过程,才能给地理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常瑾.多媒体运用对“地理过程”知识学习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2]任秀荣.浅谈多媒体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0 (3).

[3]高凯.高师地理专业多媒体辅助教学探讨[J].时代经贸,2010 (32).

推荐访问:创设 课堂教学 情境 多媒体教学 地理


[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