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简历模板

寓“森林课堂”提升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探讨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21 08:37:46   浏览次数:

摘要:“森林课堂”是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教体局自主研发的区本课程资源,具有鲜明的乡土地理特色。通过“森林课堂”研学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森林课堂;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升

素养教育是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中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核心素养已经置于深化课程改革、提升国民素养的地位,它将指引地理课程改革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成为引领教育改革的核心[1]。

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理解

素养不同于知识,也不同于能力。一个人的素养是一种知识、能力、价值观和情感在特定情境下的综合表现。地理学科素养是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思维,具备的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和地理情感,以及能够运用科学的态度、方法判断与解决生活中地理问题的综合表现。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应在“地理学科素养”基础上,更加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素养,其本质上应该是一般地理素养的精髓和灵魂,在数量上少而精、功能上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地理素养[1]。这与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到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要“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内涵是完全一致的[2]。源于国内学者对中学地理课程学科属性的共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目前确立为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3],这四个核心素养的提出为中学地理学科“培养什么样的人”给出了明确答案。

二、“森林课堂”的优势

“森林课堂”是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教体局自主研发的区本课程资源,从2015年开始,全区中小学全面实施。“森林课堂”以包河区内河流、湖泊、森林、农田、街区为载体,具有鲜明的乡土地理特色。它将课堂学习延伸到大自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进大自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自然之美,体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形成科學的环境观和发展观。同时,学生通过具体的研学活动,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增强自主与创新意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4]。

三、在“森林课堂”中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区域认知是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属基本方法。区域认知基本要求是能根据特定条件进行区域定位,明确区域特征,总体把握区域发展特色,探讨区域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森林课堂”研学活动主要可提升学生两方面的区域认知能力。

(1)运用地图或地理信息技术,准确定位和导航。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中,地图具有重要作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也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地图技能的培养有明确规定:“掌握和使用地图、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的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如在“森林课堂——大圩生态农业”研学活动中,学生通过查阅“大圩生态农业旅游景区交通示意图”,认识了包河区大圩镇的具体地理位置,学会利用地图这一重要工具进行区域定位。又如,在“森林课堂——滨湖湿地公园”研学活动中,学生通过手持GPS信号接收机对公园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导航,可提升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区域定位的能力。

(2)通过观察和实验或访谈,明确区域特征并研讨地理问题。区域认知的高级层次是认识区域的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森林课堂”强调区域背景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在研学过程中,引领学生亲自参与观察、实验或开展调查访谈活动,亲身感知家乡的地理环境特征,在实践中认识和理解课堂所学的地理知识,形成用区域视角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如在“森林课堂——滨湖湿地公园”研学活动中,学生分为三个小组,第一小组以“水生态”为主题,在园内河流选取了上、中、下游三个观测点,除观察水体颜色、气味、生物外,还利用专业的仪器测量水中DOC(溶解氧)的含量、PH值,通过数据对比得出结论:不同区域水生态环境不一样,经过湿地调节后的水生态质量明显提高。第二组以“空气质量”为主题,对比测量了市区公路、校园和公园内的负氧离子含量,发现不同区域的负氧离子含量差异显著,公园内空气质量最优,市区公路边空气质量最差。第三组以“湿地旅游”为主题,在公园内调查旅游设施,与游客访谈,发现湿地公园不仅环境效益好,而且发挥着良好的旅游休闲功能。最后通过三个小组的汇报展示,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滨湖湿地公园的环境特征和功能,总体把握该区域的发展特色和人地关系。

2.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综合思维能力即是运用地理视角综合认识地理环境特征,用地理原理综合分析和理解地理现象、地理过程和地理规律,用地理方法综合探讨和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在教导学生时,应以原理说明现实,并鼓励学生采用质疑或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综合思维是地理思维品质的核心,也是地理学科的魅力所在。

“森林课堂”研学活动可提升学生比较、归纳、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在“森林课堂——大圩生态农业”研学活动中,以“探究生态农业的奥秘”为主题的小组,将测量的葡萄大棚内外空气的温度、湿度及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进行归类处理,并对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合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知识和原理,通过组内讨论得出结论:大圩葡萄产量高、品质好的原因是利用大棚的温室效应。教师进一步点拔,是否还有其它原因影响葡萄生产?学生进一步研讨,有的说与雨热同期的气候有关,有的说与肥沃的土壤有关,有的说与丰富的水源有关,有的说与优质的葡萄种子有关等,随着讨论的深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明确,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征凸现,地理综合思维能力不断提升。

3.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地理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以及“在乡土地理教学中,至少应安排一次野外(校外)考察或社会调查”都是对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作为地理核心素养之一的地理实践力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及生产实践中发现地理问题,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森林课堂”研学活动将课堂向大自然延伸,向社会生活延伸,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升地理实践力。

(1)观察体验能力。地理观察体验是学生感知地理事物、获得地理感性知识的最主要方式,要能够正确地感知地理事物,就必须提升观察体验能力。“森林课堂”研学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近社会生活,化抽象为具象,亲身观察并触摸自然万物,亲身感受甚至体验社会生活,这种源于实践的知识是“真知识”,这种源于实践的能力是“真能力”。

在“森林课堂——大圩生态农业”研学活动中,学生可以亲自观察大圩镇的地形、土壤、河湖、植被等自然要素状况,亲自参加农田的耕种、施肥、采摘等活动,品尝葡萄等水果,与农民访谈,感受大圩镇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及这种变化带来的巨大影响。

(2)动手操作能力。知识源于实践,能力源于实践,地理學科核心素养更需要在实践中培养。“森林课堂”本质上属于综合实践课程,地理学科的每一次“森林课堂”研学活动都是一次地理课外实践课,它让学生在野外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动手实践,检验和理解地理知识及地理原理,探讨和研究地理问题,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如在“森林课堂——大圩生态农业”研学活动中,很多任务需要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土壤肥力时,需要刨土、采集土样;测量大棚内外二氧化碳浓度、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时,需要使用二氧化碳传感器、干湿温度计等。

(3)沟通交流能力。有效、良好的沟通,能让学生增强自信,形成学习的良好愿望和美好的情感体验。“森林课堂”研学活动中,有一些任务需要通过调查访谈等形式完成,如在“森林课堂——滨湖湿地公园”研学活动中,第三组以“湿地旅游”为主题,要求学生访谈公园的工作人员和游客,了解湿地公园的旅游设施和旅游功能。有些学生胆小,刚开始进行采访时会胆怯、害羞,经过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和多次尝试,他们逐渐克服胆怯和害羞的现象,自信心逐渐增强。有位学生在实践报告中写到:“这次研学活动让我鼓起了勇气,勇敢地迈出了人生的重要一步——不再胆小害怕,学会了与人交流沟通,我很快乐。”有的学生在访谈时,被一些游客拒绝,在挫折面前,一位学生说:“我没有放弃,而是扬起笑容,继续采访。”

4.提升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

人地观念属于基本价值观,是地理学科最核心的价值观。地理学习的价值,不仅在于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方法,更重要的是养成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与行为,以及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地协调观念。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因此,每一位公民都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每位公民都要在科学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然而,由于现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方式以及快节奏的学习,尤其是城市学生,与大自然割裂、与真实的环境影响割裂,使得许多学生的人地观念只停留在书本和口号上,可能会严重影响其环境情感和未来的环境决策。

“森林课堂”研学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真实感受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亲身体会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碧绿的河水带给人心灵的喜悦。在“森林课堂——滨湖湿地公园”研学活动中,第二组测量的市区公路和公园内负氧离子含量的显著差异,在学生心里引起震憾,生活的城市空气质量如此差,每一位公民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第三组在“湿地旅游”的访谈中发现,公园里的游人较多,少数游客随手乱扔垃圾,到处是塑料袋、饮料瓶,与绿色的森林草地形成鲜明对比。河沟里浊水漫溢,蓝藻泛起,有的地方散发出难闻的气息等,在结课汇报中,第三组学生道出切身感受和对环境的深深忧虑,引起大家的共鸣。令人欣喜的是,在第三组学生的倡议下,学生们成立了滨湖湿地公园“环保小天使”社团,开始了每周一次的滨湖湿地公园“护绿行动”,他们在公园里捡拾垃圾,向游人宣传环境保护的意义,成为滨湖湿地公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李家清,常珊珊.核心素养: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J].地理教育,2015(4).

[2]牛超,刘玉振.试论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其培养策略[N].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学),2015.10,16(14).

[3]程菊,徐志梅,舒建秋.从主题教学走向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研究[J].地理教育,2016(2).

[4]陈雪梅.森林课堂(初中版)[M].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黄山书社,2014.11(1):121.

推荐访问:素养 学科 课堂 探讨 地理


[寓“森林课堂”提升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探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