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活动总结

乡村振兴战略下藏羌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思考

作者:jnscsh   时间:2021-10-07 08:43:40   浏览次数:

摘 要:藏羌剪纸的传承、发展和创新面临着非常巨大的挑战,高校承担着维护地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历史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高校如何做好立足地方、文化传承和服务社会工作,为藏羌民族地区振兴贡献力量。笔者结合多年从事藏羌剪纸教学经验,对藏羌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创新进行分析,为开展藏羌剪纸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工作提供一种参考,也为做好其他民族文化艺术的挖掘和传承工作提供一种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藏羌剪纸;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8.1-4;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8-0095-05

四川省阿壩州境内聚居着藏族和羌族两大主体少数民族,两个民族都是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种类繁多的民族之一。不管是透过“羌笛何须怨杨柳”远古厚重历史走来的羌民族,还是文成公主进藏不断书写汉藏一家亲传奇的藏族,都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痕迹。从久远历史中走来的藏羌民族,积淀下了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财富,形成了种类繁多的艺术样式。其中藏羌剪纸就是其中颇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续写着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交流互通,各民族同宗同源又各具特色的发展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民族地区发展支持力度加大,阿坝藏羌地区社会发展迅速,经济社会化发展成绩斐然。但在阿坝藏羌地区飞速发展的几十年时间里,藏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发展正面临被替代和淘汰的危险,一个民族延续数千年的生存技能和审美符号的传承与创新若不引起高度重视,可能再过几十年,我们就只能在博物馆才能寻得其身影。在我们不断现代化的进程中,藏羌剪纸的传承、发展和创新面临着非常巨大的挑战。党的十九报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之一。如何振兴藏羌民族地区文化艺术,其中传承、保护藏羌民族优秀剪纸文化和技艺。既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需要,也是服务脱贫攻坚、实现产业振兴的基础。阿坝师范学院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唯一的本科高等院校,承担着维护阿坝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历史使命,责无旁贷的应扛起藏羌民族地区文化振兴的责任。

无论从笔者是高校美术教师的身份,还是作为一名少数民族成员的角色,挖掘和传承好藏羌剪纸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下面笔者结合多年从事藏羌剪纸教学的经验,以阿坝师范学院藏羌剪纸课堂为例,着重从做好民族地区高校立足地方、文化传承和服务社会工作的角度,对藏羌剪纸艺术传承和创新人才培养进行分析,为更好地做好藏羌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工做贡献微薄之力,也为做好其他民族文化艺术的挖掘和传承工作提供借鉴。

一、藏羌剪纸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现状分析

一个民族乃至人类生命的延续是无法构建一个物化形态予以固化,往往是通过文化的沉淀和积累而彰显生命力旺盛或弱小。文化基因比生物基因具有更加强大的遗传能力,它具有超越族群、种群、国界和时空的力量。正如李鹏程所说:“人一代一代地逝去了,而文化还活着;文化以仍然生存着的人的活动而活着。”藏羌剪纸艺术是藏羌民族文化艺术所特有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作为藏羌文化的产物,它承载和蕴涵着藏羌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俗风情、伦理导向、审美价值、休闲娱乐等丰富的信息。它表达着广大藏羌民族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传承着不同时代的藏羌民族文化习俗、社会生活和历史动荡的痕迹。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研究价值,它始终伴随着藏羌民族广大人民思想的成长和演进,并通过民间艺术传承方式进行着口口相授、代代传递。并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得以创新和传承,逐渐形成了民族特色鲜明的文化结构,每一件藏羌剪纸作品都折射出丰富的藏羌民族文化艺术元素。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开发,给予了许多政策、资金等支持,藏羌剪纸艺术也得到了很好的挖掘和开发。特别是举世关注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羌族聚居区损失惨重,许多文化艺术样式濒临灭绝。为此,国家对羌族民间文化艺术开展了抢救性挖掘和保护,可以说取得了阶段性的巨大成效。但总体上讲,保护和传承的力度还需加强,藏羌地区剪纸艺术传承、发展问题突出。

藏羌两大少数民族中许多文化艺术形式都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特别是与剪纸艺术密切相关的藏羌织绣艺术在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收录进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藏羌织绣艺术得到国家,乃至世界的认同和保护。但藏羌剪纸只作为阿坝州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对待,明显重视不够,传承和保护力度也不够。2018年,笔者参加中国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民间剪纸集成.四川阿坝藏羌卷的采集工作,在实地调研和走访中,发现藏羌剪纸在民间的存在面临相当严重的危机,几乎面临消失的危险,传承和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结合实地考察,并加以分析。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值得思考和注意:第一,藏羌剪纸艺术的实用价值正在消解。藏羌剪纸原本用途广泛,与藏羌民族生活、生产以及宗教祭祀活动等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因此,藏羌剪纸在过去是与藏羌民族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密不可分,也与藏羌民族各种文化艺术形式息息相关。但随着藏羌地区现代化进程的加剧,规模化的现代生产带来了各个领域更多的替代品,剪纸的实际使用范围越来越狭窄。如闻名遐迩的藏羌刺绣,在过去刺绣就需要剪纸,俗称“剪样样”,可以说在过去的藏羌地区有刺绣就有剪纸。现在虽然藏羌刺绣得到了大力的传承和保护,并建立了专门的传习场所、工作坊等,但刺绣图案已很少用传统剪纸样式了,基本都是机器印制图案,笔者在调研中走访藏羌刺绣工作坊,基本很难找到民间剪纸艺人了,刺绣者大都在使用印制的剪样;第二,藏羌剪纸艺人的活态传承保护力度不够。现代化生产方式下,手工剪纸根本不具有市场竞争优势,机器制品迅速占领了市场,很多民间剪纸艺人面临生存的巨大压力而不得不选择了其他职业谋生,藏羌剪纸技艺逐渐被遗忘,自然而然的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第三,藏羌剪纸艺术后继无人局面严重。民间掌握着藏区剪纸技艺的人逐渐老去,大量新生代青年纷纷走出藏乡羌寨前往城市生活、就业和安家,对藏羌剪纸技艺不屑一顾。政府虽然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给予了政策、资金等多方面扶持,甚至举办专门的培训班,但长期坚持学习者寥寥无几,后继无人局面持续恶化。掌握了藏羌剪纸技艺的民间艺人现基本都在60岁以上,如果不抓紧时间培养接班人,随着老一辈剪纸艺人的离去,藏羌剪纸艺术恐怕会走上灭绝之路。

综上所述,藏羌剪纸艺术的传承、保护现状不容乐观。用大哲学家黑格尔在其《法哲学原理》一书中“存在即合理”的观点,我们认为藏羌剪纸艺术逐渐走向消亡也是一种历史的选择。我们是任由其自生自灭呢?还是因势利导,找准传承和保护的突破口,为子孙后代保护好,留下这一珍贵的艺术品种呢?这值得每一位艺术工作者深深思考。

二、藏羌剪纸艺术的文化与艺术特色分析

藏羌民族在历史的发展中给我们留下了灿烂辉煌的文化成就和举世闻名的艺术成果,鉴于篇幅原因我们很难一一介绍。但在藏区民族辉煌的文化和艺术宝库中,我们难以回避藏羌剪纸艺术的存在,因为剪纸技艺在藏羌民族的各种艺术形式背后都有其藝术价值所在。

藏羌剪纸产生于何时,查遍典籍都很难找到准确的时间节点,但无论是藏族神话还是羌族传说都流程着剪纸的故事,且时间非常久远。我们可以大胆推测,自从纸张诞生,剪纸形式就应该产生,作为艺术形式存在也应随之形成。探究藏羌剪纸艺术的文化特色,从其使用分类来说,可以进行生活剪纸、祭祀剪纸和宗教剪纸文化特色分析。藏羌生活剪纸主要是人们美化生活环境,表达对美好生活、愿望达成的一种趋善行为,人们常常在节日庆典、婚丧嫁娶和刺绣装饰等活动中,将藏羌民族文化中代表各种寓意的符号、图案等以剪纸方式完成。藏羌剪纸成为藏羌文化的承载者,一种文化符号的存在。藏羌祭祀剪纸主要是人们在祭祀祖先、缅怀故人以及祭祀神灵等仪式活动中,以剪纸图案、造型等将人们崇敬的心意表达。阿坝地区的少数民族中信仰万物有灵,崇敬自然万物,原始宗教心理比较浓厚,藏羌民族均保留了传统的祭祀活动和节日,每当传统节日来临,人们便会通过剪纸形式,将人们尊敬、崇拜和恭敬的心情表达。剪纸在这是成为藏羌民族文化中一部分信仰的物化形式,剪纸的文化内涵不言而喻。寺庙剪纸主要是在藏区地区的宗教场所,用于各种宗教仪式、装饰庙宇等地方,这时的剪纸更多是以抽象化的几何图案、宗教符号等形式呈现。如藏区的寺庙里三角形剪纸比较多见,代表了宗教里面的锋利、驱邪的意思。此时的剪纸成为宗教文化的象征,宗教文化的延续。

藏羌剪纸的艺术特色非常鲜明,在与其他民族剪纸的比较中,其民族的性格特征、文化风格都融入其中,藏羌剪纸以其粗犷、简洁、夸张等艺术特点区别于其他民族剪纸艺术。藏羌生活剪纸常常以具象表达形式居多,藏羌居民以生活地区的各种动植物为蓝本,喜用红色纸张进行剪刻,成品喜用白色纸张打底,通过红色与白色的对比色来衬托剪纸,突出剪纸图案。藏羌祭祀剪纸兼具抽象、具象剪纸造型风格,根据祭祀活动的不同类型和需要,把各种传说、故事等剪纸化,喜用黑色、黄色等纸张进行剪刻,喜用白色纸张打底,衬托出剪纸图案。藏羌寺庙剪纸兼具前面两张剪纸风格,纸张色彩十分丰富,剪纸造型亦真亦幻,把庙宇装扮的五彩缤纷、生机盎然,只是剪纸造型中,宗教符号更多,寓意更加深刻。

藏羌剪纸艺术作为藏羌民族文化和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其民族艺术中地位非常特殊。因此,传承好、保护好藏羌剪纸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显然,任由其自生自灭的传承观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的。目前,藏羌剪纸艺术传承和保护现状如此令人担忧,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是当代艺术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符合与时俱进的人们审美价值和精神追求的取向,是地区与开放、历史与当下、艺术与生活交融互动。我们要发掘藏羌民族文化的历史底蕴,对传统文化进行充分解读和溶解,准确定位其民族属性和民族特征,充分融入现代文化艺术元素,才能架起藏羌族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互通的桥梁,才能融进人们的生活而不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准确掌握现代审美文化和审美标准,是我们传承和创新藏羌剪纸的立足点和根基,只有这样才有出路。目前绝大多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传承和创新都基本遵循这一法则,这样才能生产出更多、更具本土气息的民族文化产品,既有市场需求而又不失民族本色。

三、藏羌剪纸艺术传承和创新的实践分析——以阿坝师范学院为例

藏羌剪纸艺术作为藏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价值不言而喻。鉴于前文分析,目前传承和保护现状如此不堪。我们应如何做才能切实有效地推动这一民族艺术瑰宝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不被抛弃而焕发新的生机。依托地方文化艺术资源,发挥区域高校文化传承的功能,应该是首选之举。下面笔者就阿坝师范学院美术手工课堂教学多年的经验,对加大藏羌剪纸艺术课堂教学内容、做好课堂教学设计提升人才培养效果进行分析,为更好地传承、保护我国各民族民间艺术,起抛砖引玉的目的,也为兄弟院校开展此类工作提供一种借鉴。

(一)切实重视区域特色艺术资源挖掘,做好藏羌剪纸艺术纳入美术手工教学课程体系的统筹、规划工作

民间工艺美术在国际化、现代化进程趋势下,整体发展前景趋弱,如何在当下找到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前景。习近平同志强调“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这为我们指明了藏羌剪纸艺术发展的方向和道路,那就是首先要做到薪火相传、代代守护。阿坝师范学院作为地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唯一一所地方本科院校,传递好、守护好藏羌民族优秀文化是其职责所在,更是其使命所在。高校对文化的传承和守护方式,就是做好文化资源挖掘和整理并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好书育好人,培育出一代代民族文化基因传人。因此,有组织的充分挖掘藏羌剪纸艺术资源,做好这一民间工艺美术的文稿挖掘、整理工作,并形成一套特色鲜明、内容扎实的教材体系。

将藏羌剪纸艺术纳入美术手工课课程体系,需要做好育人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工作。既不能以偏概全,用藏羌剪纸取代手工课程,要看到藏羌剪纸艺术与手工课其他内容体系间的关系,要看到藏羌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关系。又不能好高骛远,脱离藏羌文化土壤,舍近求远,以通用同质化的教学内容否定藏羌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价值。教学中,更需要处理好藏羌剪纸艺术与我国各民族手工工艺的关系,合理分配教学时数。在实际的教学课程体系设计上,根据笔者多年的授课经验,基本上是先用一半课时讲授我国常见常用的一些优秀手工工艺技艺,留下一半时数突出讲授藏羌剪纸。虽然藏羌剪纸在整个课时的分配中占比很大,但将藏羌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悄无声息贯彻进课堂,使学生在不经意间接受和传承。

(二)努力推进校地互动,做好高校文化传承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同的实践设计工作

仅有课堂教学的灌输,可能在课程结束后渐渐又会被淡忘。正如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要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的关于藏羌剪纸艺术的工艺更加深刻,须让学生通过实践教学,亲自深入藏羌地区体验、挖掘和感知这一民间艺术成果。因此,推进校地互动,发挥高校和地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中的协同作用,既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和科学研究优势,又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和政策支撑,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

做好高校文化传承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同的实践设计,需要处理好三对关系:首先,处理好高校和地方在文化艺术传承和保护中的关系,既要做到以地方政府为主,又要做到高校主动参与;其次,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既要做到理论教学的基础作用不动摇,又要做到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第三,处理好教师与民间传承人的关系,既要做到尊重民间传承人,又要发挥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构建一个推动藏羌剪纸艺术持续、健康发展校地协同体系,我们认为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首先,充分利用大数据思维,建立鲜活的藏羌剪纸艺术档案和数据库。大数据为我们提供了更为方便的采集手段和直观的效果,利用大数据思维和手段,建立藏羌剪纸艺术资源库,通过声光电的形式,将藏羌剪纸艺术形象、生动地保存下来、再现出来;其次,加大扶持力度,有意识培育高校“非遗”传承人,延续其活态特性。在趋利大环境中,即便是“非遗”传人也在利益的诱惑和驱使下,难以耐住“寂寞”去延续效率低下、性价比不高的传统生产活动。无稳定职业的“非遗”传承人,是很难在商业化和趋利化的大环境中潜心于传统艺术的传承。因此,将高校艺术教师培养成非遗传承人意义重大。接受过良好文化教育,又能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且受人尊敬而职业稳定的高校教师无疑是完美的结合,对推广、传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是可以预期的;其三,高校要主动参与到地方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促进藏羌剪纸艺术的传播和弘扬。当前,我国致力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为核心理念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为各种类型文化艺术交流互鉴搭建了前所未有的平台。国家鼓励和支持大批的文化艺术产品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不断走出国门,参加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中实现文明互鉴。这既是符合国家主流政策的需要,也是藏羌剪纸艺术自身发展、创新的需要。高校需要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是平台,促进文化艺术共荣共生、互通交流。藏羌剪纸艺术不仅仅在藏羌地区存在,世界各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类似的艺术形式。民族艺术在具有独特性的同时,还有很多共生性特征。这需要相互学习、共同发展,藏羌剪纸艺术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在立足本民族文化土壤外,还需要借鉴、吸收各民族先进文化艺术的长处,不断改进、丰富自己。

(三)突出培养什么样的人问题导向,做好藏羌剪纸艺术传承人才培育的教学设计工作

正是基于藏羌剪纸艺术传承和保护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才会加大将藏羌剪纸艺术纳入美术手工课程教学中。因此,明确教学的目的和人才培养的问题导向,做好传承人的培育工作就要做好教学环节的设计工作。藏羌剪纸艺术是扎根于藏羌文化土壤中的民间艺术,在教学环节设计上要处理好三个步骤:首先,突出藏羌文化基础地位,教学中应先讲授藏羌文化,让学生弄懂吃透藏羌文化与藏羌剪纸的关系,才能做到知其所以然;其次,突出藏羌剪纸艺术基本艺术特征的认识和训练教学,藏羌剪纸艺术在技法、造型等方面有其独特性,加大在基本技法上的剪刻训练,牢固掌握藏羌剪纸要领;最后,处理好临摹与创作的关系,应先临摹藏羌剪纸经典作品,继而进行创作。

(四)加强理论提炼,做好藏羌剪纸艺术校本教材的编写设计工作

藏羌剪纸艺术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加之藏羌民族分布区域较广,文化艺术的地方性特点突出,剪纸艺术的差异化分布也非常明显。阿坝藏族几乎在阿坝州下辖的十三个县(市)都有分布,主要有安多藏族和嘉绒藏族两大藏族分支,在生产、生活以及习俗都存在很大差异。同为,藏族一个分支的嘉绒藏族,主要分布在马尔康、大小金川、理县、松潘等方圆数百公里范围内,剪纸艺术的差异化情况也比较明显。而高效美术课堂的授课时间是有限的,基本不可能穷尽本土藏族剪纸艺术资源。羌族分布主要在汶川、茂县、理县和松潘等县,区域虽没有藏族分布广泛,但生活在岷江峡谷地段,崇山峻岭、沟壑纵横,交通的局限导致十里不同俗的现象比比皆是,羌族村寨间的剪纸艺术差异化同样很常见。因此,藏羌剪纸艺术作为高校手工课的内容,虽说名为本土藏羌剪纸教学,但在有限的教学时空下,必须做好总结提炼工作、突出重点,开发校本教材。

在开发藏羌剪纸校本教材开发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三对关系:第一是处理好藏羌剪纸的差异化问题,通过校本教材开发,将差异化的藏族剪纸和羌族剪纸进行理论升华,形成具有共性的技法、审美和构图风格等;第二是处理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与传承创新的关系,2014年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是讲到,文化艺术工作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就是说,藏羌剪纸作为高校美术课教学内容,不能一味地学习传统艺术,而是要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将创新意识、思维贯穿到教材体系中去;第三是處理好艺术类教材与文化读物之间的关系,藏羌剪纸艺术校本教材是艺术类教材,在教材编写体系设计上要避免编写成藏羌文化读物,而要突出剪纸艺术。只有处理三对关系,藏羌剪纸校本教材才既具有可操作性,又具有实效性。

生活是艺术之源,文化是民族之脉。藏羌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藏羌剪纸艺术面临的挑战远远大于机遇,正视这种变化,顺应时代发展,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但藏羌文化是藏羌民族的根,剪纸艺术是文化的形,文化基因的传递是最关键的问题。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讲“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只有将藏羌剪纸艺术纳入高校的课堂教学,只有做好了人才培养教学环节设计,藏羌剪纸艺术才不会消失,才能迎来新的生命,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侯崇贵,韩龙康,王世琴.藏族剪纸[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6.

〔2〕韩龙康,侯崇贵,王世琴.羌族剪纸[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6.

〔3〕窦存芳,张勇.人类学视野下青海藏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01)

〔4〕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0,82.

〔5〕周益锋.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中国青年研究,2009,(01).

〔6〕马熙逵.羌绣文化生态属性及当代价值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16.10.

〔7〕尕藏才旦.藏族独特的艺术[M].廿肃:民族出版社,2001.53.

(责任编辑 徐阳)

推荐访问:剪纸 传承 振兴 乡村 思考


[乡村振兴战略下藏羌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思考]相关文章